教育部近日公告統計比較我國和OECD國家高等教育學生人數結構,台灣公立大學學士班學生占比連年增,碩士班更突破七成。學者指出,公立大學尤其頂大招生愈來愈多,不一定招到適合的學生,近年國際排名未上升甚至下降是警訊,頂大想競逐國際,應對接具研究能量的學生,對人才培育、研發才有助益。

教育部統計指出,自2019年至2021年,公立大學學士班學生占比從32.1%緩升至34.2%,但占比提升連帶影響私立大學,私大學士占比則從67.9%緩降至65.8%。此外,國內碩士班公、私立分佈更偏向公立大學。2019年公立大學碩士占比已逾七成,2021年達71.6%;公立大學學生比例增導致私大學生占比遞減,跌破30%。

因應高教公共化以及產業發展,近年公立乃至頂尖大學外加名額增加、招生名額逐年增,學生進入公立大學的機會已比過往來得高,但前台大教授、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系教授何志浩分析,站在人才觀點,頂大其實不應收太多學生,而是應準確招收確切有研究潛力、量能的學生,若學生能力次之則應向下釋出,讓其他大學也有餘裕招到生源。

何志浩說,現況是頂大愈招愈多,以至於沒這麼認真的學生也能入學,應是讓研究型大學對接具有研究能量的學生,對人才培育、研發才有助益。近年學生收得多但國際排名卻未上升,研究是否傾向重量不重質,也能看成是國內未進步,但顯然他國已在直追。

何志浩表示,台灣跟隨產業潮流擴大資通訊人才是對的方向,但在人才、資源安置上應更妥適,否則學生認為資源唾手可得便不會珍惜,對學校而言也是虛擲。

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吳瑞北表示,當年就讀台大時全校約一萬五千人,至今已增至三萬人,學生數增但資源卻沒有顯著成長。再者,頂大擴充招生數導致學生往國立大學擠,私立大學收不到學生,很多優秀的私立大學教授無法一展長才,人力無法善用。

吳瑞北說,傾向頂大不要再增加,甚至應該減少一些名額,但台灣普遍狀況仍是家長希望孩子拿頂大學歷、業界喜歡頂大人才,若狀況無法改變,應思考讓頂大結合私大互相拉拔,並找業界合作共同育才。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指出,推動高教公共化讓頂大增加員額是最簡單的方式,但公共化不會全側重頂尖大學,而是讓人民有更多機會接觸、有權選擇高等教育。增加公立大學招生數不失為一種方式,但政府也可思考透過資源挹注私立大學讓其「準公共化」,都有助於世代正義。(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