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儀標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韌性(Resilience)的基本定義指的是歷經逆境、創傷、悲劇、威脅或重大壓力源,例如家庭和人際關係問題、嚴重的健康問題抑或工作場所和財務壓力源等,所進行的一種良好的適應過程,對此,自從2020年COVID-19疫情發生至今,全世界已有447,882,185人確診(台灣有20,922人),面對疫情的衝擊下,醫療機構到底能做什麼?又做了些什麼?成為了大眾所關心的焦點議題。

從大眾媒體報導看到:「台大院長也求救!病人太多已全面滿載、無法再收!」、「少數台大住院醫師藉疫請長假,院長公開信:勿功利主義」等,大家關心的醫療機構到底有多少量能,不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中央抑或地方,各有估算,端看當時的確診數或疫情的傳播速度、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抑或是治療藥物的庫存數量,成為醫療量能的評估依據。

台灣疫情發生迄今,隨著國家啟動邊境防疫、鎖國政策、口罩防疫、社區篩檢、檢疫及防疫旅館、疫苗防疫及口服治療藥物進口等措施,一連串的防疫策略,也牽動著醫療機構的應變作法,因此,醫療機構的韌性也顯得相形的格外重要。對此,台灣在2021年5月15日正式啟動三級的防護措施,療機構不但成為治療疫症的專責醫院外,更要及時成立專責病房,除了積極安置與治療確診者外,同時也須兼顧一般病人,此外,還要投入社區篩檢業務,疫苗施打接種站,隨即而來的醫療量能也相對受到排擠,醫護團隊必須同時負擔不同的任務和醫療服務需要,至於,原來的門診勢必受到影響,導致服務強迫降載,減少一般非急症的病人,暫停非急性的手術病人,而將人力調整至專責病房與相關篩檢及疫苗業務,這是醫療機構展現韌性的貓膩之處。

誠然,面臨疫情加劇或演進,醫療機構也必須要有滾動式修正,除了醫療服務改變外,同仁間關懷及正念溝通也是應變的重點所在,透過主管主責,建構支持性團體並傾聽同仁意見,除了醫病、護病之溝通方式有所改變外,同仁之間的互動型態也隨之調整,用餐的隔板或是輪流分批用餐,分艙分流的權變運用,就有如黑夜與白晝般不相見等,如此一來,也徹底影響到同仁的社交行為與互動方式,更是改變了原有人際之間的社會距離,只是,為了要與病毒保有距離,也拉開醫護同仁間及與病人間的情感距離,重新型塑新的人身隔閡,這種景象有待未來有機會視疫情復原狀況,以進行必要的調整、適應。

總之,醫療人員為了應變防疫措施,展現了專業韌性的改變與調整,對於未來的COVID-19後疫情時代,到底是要用防堵戰勝病毒?還是與病毒共存?最終要面對的會是如何找回如常生活的新調性及其新的社會連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