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選舉政見「一學區一日照」,盼二○二四年全面達標,衛福部最新的布建狀況,全國八一四處國中學區,仍有三百卅處學區掛蛋,四成未達標。主要是精華地段「地價太高」、偏鄉山區「沒人要去」等,只是當初為平均分配日照資源而提出的政策,如今還是面臨相同問題。專家更說,已布建完成的日照,還出現急就章的情況,導致日照資源亂象頻傳。
我國長照資源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學區一日照盼能解決此問題。但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國唯一百分之百達標的是嘉義市,主要是嘉義市只有兩個國中學區;而學區較多的縣市,多少都有學區掛蛋,如北市大安區,原因因地價太高,有些是地處偏遠,像屏東高樹鄉,無任何人力資源,布建同樣掛蛋。
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執行長游麗裡表示,台中市某區「一條街有三家日照中心」,收案量未達標,過度集中宛如便利商店,目前已見到部分縣市的日照已經走向飽和。
一學區一日照初期布建時,許多縣市力拚業績,出現「急就章」亂象,爭取經費先蓋再說。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說,嘉義某日照機構欲承接一場地做日照中心服務,但場地已經用前瞻經費五百萬元修繕,不符合日照中心規格,後續得再花八百萬修繕,導致前瞻計畫的錢根本白花。
另外,有些鄉鎮市公所原規畫斥資三千萬建置日照中心,但經費爭取不如預期,只好變更設計、縮小規模或開銷,導致內部設備不完善;阿里山等原民區建置日照中心規定更嚴格,時常碰到土地變更、原鄉水土保持、建置電梯等建管問題,等了三年多仍然無法順利興建日照中心。
游麗裡表示,政府希望藉政策將日照中心拓展到偏鄉地區,部分農業縣市,長者雖然平時在家,但農忙季節特別忙碌,不見得願意到日照中心,此外對業主來說,偏鄉照顧人力難找、距離遙遠管理不易,即便中央釋出兩百萬元補助經費,不見得成為業主到偏鄉開設日照中心的誘因。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指出,居服員人數從二○一六年的兩萬五千人,去年成長到八萬八千多人,月薪也從三萬二起跳,但確實偏鄉人力不如都會區,因此透過增加約兩成補助經費,鼓勵居服員投入偏鄉服務,尤其高齡人口增加,未來服務需求量都會提升。立委吳玉琴表示,推動一學區一日照立意良善,但中央及地方都有責任平均日照中心設點,避免資源過度集中或缺乏。(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2.02.2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