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1📚
七字箴言看時事
01.公教年改新退撫
02.空氣貧富階層化
03.隱形煙囪晶圓島
04.市場力量有七大
05.外公外婆改公嬤
06.死刑定讞不執行
07.取消早自習朝會
08.未來年表三末日
09.鼓勵生育應入憲
10.以價制量停車位
11.居家服務含老保
12.臺北一市微解封
13.行為調查捐款人
14.社科博士台積電
15.延後上學表意權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二月份的第三周(2022.02.21)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公教年改新退撫」、「空氣貧富階層化」、「隱形煙囪晶圓島」、「市場力量有七大」、「外公外婆改公嬤」、「死刑定讞不執行」、「取消早自習朝會」、「未來年表三末日」、「鼓勵生育應入憲」、「以價制量停車位」、「居家服務含老保」、「臺北一市微解封」、「行為調查捐款人」、「社科博士台積電」以及「延後上學表意權」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公教年改新退撫」,銓敘部規畫新進公務員的退撫新制方案,仿新制勞退採確定提撥制,建立可攜式個人帳戶,強制提撥率為15%,自願提繳率訂5.25%,並建立自選投資制平台,將可自由選擇積極型、穩健型或保守型三種投資組合,順利的話,明年(2023年)7月1日以後新進公務員將適用全新的退撫制度,並且將與目前的退撫基金完全脫勾,而不會有破產疑慮;「空氣貧富階層化」,調查顯示臺灣的空污現象,也出現從區域不平等到產業不平等以迄於貧富不平等的結構性差距,從北部的排放大戶到重工業的隱形煙囪,除了凸顯空氣窮人區必須要概括承受外,空安危機已然成為國際競爭的一項發展劣勢;「隱形煙囪晶圓島」,半導體產業所構築的臺灣護國神山及其神力,藏在廠房大樓內的卻是有高達近二千六百隻的隱形煙囪,以此觀之,除了土地、水電直接的排擠效應外,晶圓島美譽背後的空污問題,亦有其世代所難以償還的生態危機;「市場力量有七大」,企業策略顧問海默爾(Hamilton Helmer)分析兩百多家的策略案例,得出七大的市場力量,分別是規模經濟、網路效益、反向定位、轉換成本、堅實品牌、壟斷性資源和流程效能,相當程度這也用來分析非營利組織之於『以人為本』,要如何有所權變的策略運作借鏡;以及「外公外婆改公嬤」,教育部網路字典改善具有性別歧視的稱謂說法,也就是說,以後外公外婆是稱阿公阿嬤、祖父祖母,至於,外公外婆的稱呼是否涉及性別歧視、偏見標籤等負面意涵,這部分是回歸於語言、文字背後之文化社會學的深究之處,對此,稱謂的內外之分,是否無限上綱到性別歧視抑或是損及綱常倫理,這部分尚有議論之處。

其次,「死刑定讞不執行」,我國去年(2021年)最高法院判死刑定讞以及法務部執行死刑案件,首度創下『雙掛零』的紀錄,也就是說,臺灣社會形同邁向實質的廢死時代,對此,最高法院不輕易讓死刑案件定讞已成為某種趨勢,近五年的死刑定讞案件也只有三件,去年的死刑定讞案件掛零,但是,從死刑逆轉變無期徒刑確定卻已有三件,如此一來,捍衛加害者人權的去死刑化及其配套措施,實有進行結構性探究之必要;「取消早自習朝會」,臺北市成功高中宣布取消強制早自習、廢除朝會,自2月11日開學當日正式實施,學生只要在8時10分前到校即可,至於,針對各校對於早自習的不同做法,臺北市教育局表示,學校得於上午第一節開始上課以前,實施非學習節數活動,這其中屬全校集合活動,每周以不超過二日為原則,以此觀之,癥結點不全然是在取消與否的兩極對峙,而是時間管理的配套措施,有無內化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一項心理捷徑;「未來年表三末日」,從<未來年表>這本書後,窺探到2025年的臺灣未來,這其中包括有『老人照顧老老人、高血壓照顧中風、糖尿病照顧洗腎』、『年輕世代光照顧就嚇死了,完全不敢生。讓未來更沒有照顧人力』以及『年輕世代被強迫辭職返家照顧家人』等所謂失業、失能與失智的三失議題現象;「鼓勵生育應入憲」,2021年全臺新生兒僅剩15.4萬,少子女化已然成為國安問題,對此,立法院法制局除了建議增加育兒相關所得稅優惠,甚至要有提供鼓勵生育優惠措施規定的可行性,甚至要在<憲法>的增修條文裡,明確訂出中央、地方政府相關的作為與義務;以及「以價制量停車位」,臺北市停車大不易,對此,停管處公告新版收費草案,未來使用達9成以上的公有停車格及停車場,費用將從每小時60元上漲至80元、100元不等,最高150元,對此,臺北市議員表示,公有停車場的收費費率乃係由地方自治條例所規範的,因此,變更與否,是要送交議會通過,至於,除了以價制量外,還有無其他公共監督的治理機制,這會是問題的針砭所在。

最後,「居家服務含老保」,隨其超高齡社會加惡發展而來的到宅式服務需求,這也讓國家機器藉由居家服務的機制運作,藉此窺視偏屬於家庭私領域的相親相怨情仇,如此一來,要如何在居服工作的勞動現場,以針對老人保護議題,進行停損設置的老保措施和家庭處遇計畫,對此,就其可能的通報來源,居家服務及其居服員的角色扮演和使能介入,是有其回歸於『人—事—時—地—物』的綜融性關照;「臺北一市微解封」,臺北市走在中央之前先行啟動微解封的相關措施,這其中包括因為國小生還沒打疫苗,校園暫不開放,幼兒園及國小也僅開放臺市內的校外教學,國中以上室內外開放,租借須提送活動防疫計畫,並符合場地容留人數限制,市立動物園、天文館、兒童新樂園等地點取消預約及容留人數限制,電影院、雙層巴士比照餐廳開放飲食,至於,社區大學、樂齡中心及樂齡學堂係以實施實體課程為原則,且須全程配戴口罩,社區照顧據點若能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就開放共餐,但是,共餐服務人員須打滿兩劑疫苗且超過十四天甚至施打追加劑;「行為調查捐款人」,根據此次公益責信協會的調查發現到捐款比例約5成、月平均捐款金額約1千元、女性捐款人較多、男性平均捐款金額較高、全年個人捐款約1,062億元、公益捐款的原因係以『回饋社會』最高、選擇捐款單位最重視的是『組織理念』、『兒童及青少年』仍是捐款的主要議題、關心和不關心捐款運用大約各半、有超過6成民眾是不看成果報告的、大多數捐款民眾不看財務報告、COVID-19疫情對捐款影響不大、『本身沒有餘力』是沒有捐款的主要原因以及對於公益團體的信任程度,有捐款63%,未捐款 36%等捐款行為的變遷趨向;「社科博士台積電」,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開出政治學博士的職缺,並以美中台關係、政治經濟學等研究為重點,藉此因應於全球化市場情報研究而來之台積電內部的政治經濟分析所需,但是,從純政治到政經法律等跨域整合的變遷趨勢,點明國際局勢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延後上學表意權」,教育部長宣布,預計111學年(今年9月)起在全國各高中落實新制,規定各高中第一節(8時10分)前不得要求學生強行到校,並且禁止考試等活動,藉此鼓勵學生自由學習,顯然,當延後上學的表意權,落實成為某種的規範性需求時,從自由、自主到自律以及從能力、機會到責任的表意權內涵,均有進一步深究之處。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台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