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機場爆發8人確診,包括7名清潔人員以及1名防疫計程車司機,加上各地頻爆防疫旅館群聚,所有民眾人心惶惶。讀者陳先生向本報爆料,一線防疫人員非常辛苦,但現今政策「讓工作人員不得不變破口」,包括入境申報程序卡關、搭防疫計程車還得再填一次資料,民眾與工作人員共用手板、筆、還多次接觸手機,增加無數染疫風險,甚至篩檢至今17小時「還沒結果」,強烈建議指揮中心應比照新加坡做法,入境時將所有旅客「攔在機場篩檢PCR」,50分鐘就有結果,陽性確診直接治療,與陰性者分流,避免讓病毒直搗社區。

陳先生說,昨搭乘美國聯合航空UA871班機返台,該班機近日多次驗出確診者,機上150名乘客皆格外小心,除了口罩外,自己隨身攜帶酒精布消毒,另外有乘客自主戴面罩、甚至全身防護衣。根據台灣政府規定,旅客入境前48小時需上衛生福利部「入境檢疫系統(航機版)」登入申報作業,申報成功後於網頁版取得4張截圖,經航空公司確認才可登機。

陳先生表示,自己在合規定時間內申報資料,落地台灣時卻「收不到簡訊」,無法開啟申報資料截圖,亦無法申報入關,現場約十多名乘客「卡關」,因此被要求「現場重填」。有長者不善填報系統,不斷地找其他乘客求救,現場則由工作人員「直接拿長輩的手機操作」。而一路查核身份、發放3盒快篩盒等過程,因需要確認身份,但截圖太小看不到,短短1小時內手機被不同人「4度」拿取,放大圖才能確認身份。

「前面都填過無數資料,結果防疫計程車還要再填一次!」最讓陳先生不解的,明明前面已經填報多次資料,取完行李要排隊搭防疫計程車時,工作人員卻要旅客「填紙本資料」,前後旅客使用手板、原子筆等,搭完計程車後,且下車前「還要再簽一次名」。若防疫計程車可以用掃QR code方式,所有資料都能取得,卻還要用紙本簽名,根本難確認是否有消毒,「無疑增加司機與旅客染疫風險」。

對於台灣入境程序繁瑣,且多項細節恐讓「工作人員與旅客染疫」,陳先生建議,台灣可比照新加坡作法,入境時都在機場內做PCR快篩,20至50分鐘內就有結果,確診陽性者直接治療,陰性者可分流,才能避開後面一連串接觸與可能傳染機會。

陳先生分享美國檢測方式,美國最大連鎖藥房之一walgreen提供三種檢測,包括PCR、ID now(NAAT)、Antigen (抗原、入境美國與夏威夷用),其中ID now(NAAT)只在部分州及城市才有,40分鐘內出檢測報告。另一大連鎖藥房CVS也提供三種檢檢測,包括正規PCR、Repid result PCR、rapid result(antigen)。CVS的Repid result PCR約兩小時內出報告。

陳先生表示,另外大型連鎖Curative檢驗所在全美都與政府合作,做基礎的PCR檢測,一般24小時就能出報告,近期因放假有稍微延遲,自己的報告約72小時取得。洛杉磯也有30小時出報告。PCR快篩並非了不起技術,價格也不會高得嚇人,許多美國藥房都可以做,甚至有些州政府補助,還能免費做PCR快篩。(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