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一項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針對六都55歲以上長者所做的「六都長者幸福力」調查,滿分為十分,六都長者對於幸福感的平均分數達7.38分,相較於2020年「全球幸福報告」台灣分數為6.455分,這也顯示出來儘管台灣人口結構已然快步邁入超高齡社會之林,但是,長者對於自身的幸福感,主要還是來自於生活裡持續保有發展、貢獻與生命價值感,只不過,隨著生命節奏運作,我們將有更多的時候以獨自面對歲月靜好。

故而,長者隨其年歲增長,健康醫療需求也相對增加,當長者行動不便將更影響到社會參與及其生理、心理與物理環境的大幅限縮,致使長者逐漸與社區人際連結疏離,因此,要如何與長者的互動,藉此降低其內心的焦慮與孤獨。依據<老人福利法>第一條:「為維護老人尊嚴與健康,延緩老人失能,安定老人生活,保障老人權益,增進老人福利,特制定本法」,維護長者的尊嚴係與健康息息相關,即使政府提出多項老人福利與長期照顧政策,若是忽略長照社會所需更多的照顧素養培力、照顧人力養成、照顧市場需求以及照顧社會氛圍是否友善?畢竟,年輕世代來到疾病的長者面前,往往先看到的究竟是「人」抑或是有「病」的這個人?實務現場的諸多不堪,多少更因為不懂、不想以及不能,而產生照護落差。

因此,從安瑪莉·摩爾所著《照護的邏輯》一書來思索,生而為人的我們更在意的是「如何生活」,當疾病來敲門,我們成為「病人」,照顧者往往著重於「如何治好疾病」的結果,卻是忽略了包括治病在內的「如何生活」,這乃是一種歷程、持續的進行式,因此,面對、接納自己的健康狀態與疾患罹病,我們不進行價值判斷,而是要透過實際的行動,試著在「如何生活」的意義裡,找到讓老年生活「比較好」的作法,即使是生病的長者也能感受「被呵護的愛」,進而帶來豐盛的心理感受與尊嚴,藉以接納生命節奏的演繹。

超高齡社會的您、我,都要面臨到社區照護責任,從來自於鄰里間的問候、關懷、尋求長者對生活的狀態的反應回餽等等,皆可對於長者心理健康的幸福感有所提升,像是以長者服務來作為人際連結的方式,長者的晶體智力是生命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在互動的過程中當可作為分享與給予者,相形之下,年輕照顧者的流體智力,則是帶來主動與積極的學習的過程,如此一來,以建立青銀世代之「老吾老,及人之老」的共融生活網絡。

在《積存時間的生活》一書中,津端英子奶奶說道:「生而為人,堅持腳踏實地以直到人生的終點,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此才能豐富自己」,是以,尊嚴是幸福感的基礎,它決定了我們對這個社會與他人,可以多付出一些個人的微小貢獻,以便於在積存的時間歷程裡,也可以蘊釀出自我精彩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