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心于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報載,日前台南一名輪椅使用者搭乘公車,上車斜坡板的卡榫沒卡好,造成他連同輪椅往後翻,摔倒在地,對此,身心障礙團體呼籲,中央到地方應聯合檢討關於身障者「行的權利」之議題,包括斜板改自動升降、輪椅要確實使用固定帶等。

根據該名輪椅乘客敘述,9月30日他在宿舍站搭公車,司機下車後到後門安裝斜坡,可能是設備生鏽,司機不耐煩用了許久並說「我叫你等一下啦」,但他在旁其實都沒說話,之後,司機就叫他上車,才到一半就往後傾人連同輪椅摔落在地,在一旁的司機喊出一聲「靠北」,事後是乘客協助將他抱回輪椅上,還好沒有嚴重受傷。

對此客運公司表示,該名駕駛在調度排班上非常配合,至於,為何在車上出現情緒問題,可能是面臨時間準點的壓力,目前除了稽核之外,也有透過情緒管理課程不斷教育溝通;交通局則表示自動升降的斜坡板所占空間較大,且操作時間較久,因此,才會採用人力方式,會再強化司機訓練,另外,也會派員加強巡查公車停靠站路面有無高低差,民眾若有反映也會立即處理。

看到此篇新聞,讓同為電動輪椅使用者的筆者我,既微慍又無奈,本身居住地方也是距離公車站最近,一年搭公車次數也不超過五次,剛好家裡的支持系統足夠,可以經常接送我到捷運站,偶爾仍有家人不方便、復康預約不到車,而必須選擇搭公車的時候,和許多輪椅朋友心態一樣,也談論過,搭乘公車對於輪椅族而言,是需要事前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的,擔心人行道不平無法好放置斜坡板、司機態度其他乘客的眼神。

多數輪椅族皆能夠體諒司機工作班次的壓力,也知曉設備的不盡完善,但是,身心障礙者還是跟一般人會有社會參與的需求,而必須要使用到大眾運輸,只不過,交通部對於輪椅族搭乘公車所涉及的人身安全問題,卻僅是回應升降斜坡板所占空間較大,才會採用人力,這不免讓人覺得又是把問題推回身障者和司機的個人問題,而非是據以通盤檢討身障共融政策和無障礙環境的相關缺失,甚至是讓司機繼續在不好的勞動條件下工作,同時也將壓力轉嫁至身心障礙者的身上,進而製造兩者間的矛盾和衝突。

聯合國CRPD委員會發布的第2號一般性意見第15段便提到「從一開始就做到無障礙」,通常只會略為增加建設成本,國家不可以因為「做錯了」之後,以後續拆除障礙高昂花費作為拒絕改善之藉口,台灣也在2014年通過<身心障礙權利公約施行法>,隨後在多處公家機關可見斗大宣傳CRPD相關字樣的海報文宣,2017年更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來台召開首次國際審查會議。冀望,真正的無障礙軟體資訊、硬體設備還有平權概念,可以逐步完全落實於台灣社會,非僅淪為只是象徵性的口號,以讓身障族群都有安心走出家門的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