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貽婷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臺鐵408車次太魯閣號意外事件引發全國的關注,對此,新聞主播廖芳潔心痛發文,自己職涯播報了大大小小的災難新聞,但「 “天佑台灣”這四個字真的已經聽倦了,人禍就是人禍,不用試圖歸咎於不可抗的因素。」,知名影人吳念真曾說過,台灣人做事的態度是:「有就好、快就好、爽就好」,這也指出為何工安與公安事件何以頻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國人普遍對於安全措施的不重視與輕忽,許多規範與預防措施都是聊具一格,「凊彩(tshìn-tshái,閩南語指「隨便」)」就好,未曾想過可能造成的危險,由此可知,從「個人-制度-環境」中,早已是長期以來的陋習與破口所在,身為最終父母的國家政府,應有嚴肅檢討之必要性,而不是再次拿國人性命安全以對賭之。

冀此,當意外事件造成時,除了歸罪於勞工或廠商只求自身利益、一己之私外,更該檢討長久以來政府與業界對於各式各樣的風險管理機制,究竟選擇無視或是心存僥倖,像是避開合宜的工作環境與安全防護設備的大筆投資,導致許多勞工喪失寶貴的健康甚至生命,正當台灣已經是一個生育率低下、缺乏勞動力,必須讓個人更加適才適所來提高每個人的生產力,這些虛設的「制度-法規-政策」已出現很大的破口,並且對於工安與國民人身安全的視而不見,從而成為影響社會發展和公共安全的阻礙變數。

事實上,災後心理精神衛生的支持,完全不亞於生理上的醫療,兩者的功能同屬重要且缺一不可,2018 年普悠瑪號事件發生後,曾發生現場救難的消防員,事後疑似因為嚴重的 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幸走上絕路的憾事,因此,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災難心理衛生機制」便是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所謂的災難心理衛生機制,有以下幾項的重點目標:

一 、事件後的 0 – 3 個月,係屬於《心理急救期》,首要之務在於提供安全安適感,協助當事人度過身體與心理的危機。

二、事件後的 1 – 6 個月,則為《緊急處理的重建期》,協助當事人了解自己在災變下的心理反應,協助恢復原本的生活與因應能力。
三、事件後的 6 – 60 個月,進入 所謂的《長期心理重建期》,需要持續提供不同面向的支持,協助當事人在漫長的心理重建中,回歸日常。

誠然,災難發生之後,媒體和社群網路反覆播出救災相關的畫面和消息,一幕幕的情景叫人感到悲痛,雖然,相關的即時報導是能讓關心事件發展的大家,獲得第一手的資訊,但是,過度的訊息暴露,也會讓持續接收這些災難畫面和消息的民眾形成「替代性創傷」,造成新聞畫面在腦中盤旋不去,如此一來,也會引起民眾不安和沮喪的情緒,進而超出身心負荷,當其低迷或激動的情緒久踞心頭,甚至影響到日常工作與生活,這就是一個警訊。冀此,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重大災難後容易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心理急救應於第一時間就啟動,可透過四大步驟「準備」、「觀察」、「傾聽」、「聯繫」幫助傷患或家屬釋放壓力,避免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進而發生憂鬱、焦慮或恐慌等精神疾病。

為此,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全聯會)指出,無論是倖存者、救災人員或是一般民眾在接觸相關訊息後,若出現悲傷、低落、氣憤、恐慌等情緒,其實都是正常反應,可以理解,除了在悲傷中為傷亡者祝禱,同時也慢慢地陪伴自己與他人面對重大災難帶給我們的衝擊,必要時,適當尋求支持與資源,一起攜手渡過這次的難關。准此,關照自己和身邊親友的情緒反應,並減少情緒刺激;若出現超過身心負荷的狀況時,應要有採災後心理精神衛生機制的五大要領:

一、「允許」自己與他人呈現或表達情緒。
二、「放慢」地給予回應,也許不急著給予建議。
三、行動予以「陪伴」會是最適當的支持方式。
四、把注意力從事件、新聞畫面「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
五、陪著親友到戶外「活動」透透氣,與其他親友相聚、連結,若能有些肢體上的擁抱與安撫,更能給予即時的支持與同在感。

冀此,災難心理衛生服務並非僅限於心理層次的需求,而是全面的生活照護,絕不僅是短暫性的、一次性的諮商服務而已,更無法長期仰賴外縣市的服務人力,對於失去至親、身心遭遇嚴重創傷的倖存者與家屬,首當其衝的可能是經濟、就業或就養上的生計困難,包含傷者後續的醫療、復健、聘請看護等費用,部分罹患身體疾病或慢性病的個案也需特別留意,適時提供疾病衛教及用藥指導、協助就醫。以此觀之,除了長期提供心理層次的關懷,更需要地方社政、衛政、勞政、教育、犯保等服務體系共同來協力,提供及時的轉介與支持。

總之,災害除了為人民生命與財產帶來重 大損失外,也會造成人心的恐慌和不安,甚至於可能會產生內心不可抹滅的創 傷,因此,該如何協助受災者早日恢復心理健康與生活秩序,除了需要透過周全的災難心理衛生服務,並經由政府及民間共同協力,才能再造社會正面安定力量;再則,接下來眾多的災難倖存者、家屬與救難人員等,都將面對許多的災難所帶來的心理衝擊與噩夢,除了建議他們積極尋找專業諮詢協助外,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更加寬容、體諒,建構一個更大的社會心理安全網。

最後,面對未來的復原與重建,要從「個體-群體-整體」及「中央-地方-民間」層面以擴大關懷的視野,這不僅思考如何有效進行跨部門的資源整合與分工,更應避免政府及相關權責單位的各自為政、各自本位,特別是中央理應協助地方政府,與既有的服務輸送體系、在地社區網絡相與結合,如此一來,才能貼近、滿足不同地區的當事人及其家庭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