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耀之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近日在台灣因壽司郎行銷活動而掀起一陣討論的鮭魚之亂,一度造成國外媒體連番報導,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亦有網民認為是台灣之恥),壽司郎更因此話題討論而引起一波高度關注,達到品牌宣傳效果,然於,這一場鮭魚之亂受到熱烈轉發及討論之時,原住民青年陣線成員Savungaz Valincinan感嘆,為什麼漢人可以這麼容易隨意改名,原住民卻無法按自己的意願更改自己的傳統姓名?

自1980年代起,原住民運動者開始發起「還我姓氏運動」,經過多年的倡議爭取,立法院終於在1995年1月修正<姓名條例>,其中的第1條規定「原住民之姓名登記,依其文化慣俗為之,其已依漢人姓名登記者,得申請回復其傳統姓名」,原住民得申請回復傳統族名,但是,不少原住民也因族名太長,而有遭到戶政人員刁難的情況,<姓名條例>於2003年再次修正,其中第4條規定,台灣原住民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之傳統姓名或漢人姓名,均得以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而內政部戶政司「原住民姓名及羅馬拼音相關說明」指出,原住民姓名登記方式可採四種樣態,包含:1.漢人姓名;2.漢名姓名+羅馬拼音並列(廖國棟 Sufin Siluko);3.中文譯音的族名(谷辣斯・尤達卡);4.中文譯音的族名+羅馬拼音並列(谷辣斯・尤達卡 Kolas Yotaka)。意即,原住民族是不能在身分證上單獨列羅馬拼音的,以谷辣斯・尤達卡為例,身分證上只能登記:谷辣斯・尤達卡(Kolas Yotaka),而不能單獨註記Kolas Yotaka。對此,內政部的理由是,這樣會影響到慣常的社會認知。

回到取名這件事上,一個名字背後的意義或許往往大於語言功能,其中包含民族性、家族背景、對孩子的祝福等各種意涵,不單只是作為溝通的工具,取名的初衷也並非只是為了讓別人看懂或唸得出來,除了個人識別也是一種選擇權,說到名字另個最大的用途在於溝通及辨識效果,考量台灣現時的語言環境及實務需要,或許羅馬拼音與中文名字並列仍是需要的,在災難救援現場往往需要快速辨識傷亡者,醫護人員更需要透過中文名字,才能有效率地進行診治,縱然為了方便溝通及辨識,其實都不應限制原住民族的權利,國家語言發展法明文規定「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站在原住民族的角度,以中文譯音的族名,經常無法準確唸出其原來的讀音,導致許多原住民族在選字上面,容易選擇罕用的文字,反而是更造成辨識的困難,再看看漢人的姓名選字,也有不是常見的文字,此類姓名同樣無法達成溝通目的。

是故,姓名的語言與取名的權利,其實是兩件不同的事,在達到尊重及保存少數民族文化的路上,政府仍有一大進步的空間,而有待努力。

參考資料:
1. 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30011
2. 小端網絡觀察:看得到的台灣「鮭魚之亂」 ,看不見的原住民改名困境?,取自https://theinitium.com/roundtable/20210319-roundtable-tw-salmon-for-free-s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