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貽婷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根據中國官媒《央視》報導,中國海關總署於2021年2月26日在官網宣布,自3月1日起停止進口台灣菠蘿(鳳梨),對此,國台辦發言人表示,去年(2020年)以來,因多次從台灣所輸入的鳳梨中,檢疫到有害的生物,以一旦傳入後,恐將會對大陸農業造成嚴重威脅理由,並且提到之前澳洲的「自由紅酒」一事而禁止鳳梨銷陸,這其中所關涉到因果關聯,是有進一步論述、警惕之必要。

依報載,在去年澳洲和中國因為人權議題交惡,中國不滿澳洲主張調查新冠肺炎起源,而對於澳洲祭出關稅措施來進行報復,甚至以假訊息攻擊澳軍,在同年的5月先對澳洲大麥課稅,接下來11月再以澳洲紅酒傾銷中國市場為由,對澳洲紅酒加徵212%的關稅,當時的澳洲貿易部長強調全球正值疫情期間,中國此一舉措,不僅傷害澳洲還威脅全球貿易信心,至於,澳洲的財政部長也直批,澳洲貿易讓中國經濟提升,現在,卻是單方面的改變態度,「我們未改變立場,中國變得更加武斷,製造貿易戰挑戰」,並堅稱澳洲要捍衛國家利益。

當時,台灣也表達對於澳洲的支持,並特別說明是要採用澳洲的「自由紅酒」(freedom wine),因為台灣與澳洲「站在一起更堅強」(stronger together),蔡總統表示:「政府會用最適當的方式讓澳洲人民感受到來自台灣的溫暖」,網路上更是掀起「買澳洲葡萄酒,抵抗專制」的公民運動,只是,「自由紅酒」行動其實只是一個跨國議會聯盟,各國行政部門並無意捲入該項紛爭,但是,台灣卻是由外交部高調附和之,連總統都表態要為澳洲送暖,這其中只見到蹭熱度的政治激情,卻不見冷靜的現實析理,台灣與澳洲正是中國前兩大的逆差地,台灣比澳洲更是仰賴大陸,台灣政府如此的高調挺澳,如今的鳳梨禁輸事件,似乎也是讓台灣步入澳洲的後塵。

其實,中國宣布3月停止進口台灣鳳梨,早在去年已有跡象,雲林縣農業處長已示警台灣鳳梨今年可能會「很不好」,因為,去年鳳梨銷往大陸陸續傳出退櫃、檢疫等問題,這代表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可能效應,如今,中國以台灣鳳梨多次檢出介殼蟲為由,將從3月起禁止鳳梨銷陸,這也是首次大陸因檢疫為由,禁止我國的單一農產品輸陸。冀此,總統府表示,台灣鳳梨銷往大陸的檢驗合格率高達99.79%,因此,大陸此一做法,乃非善意的行為,企圖限制進口台灣鳳梨,來懲罰台灣南部農民,無異是蔑視自由及公平貿易。

事實上,以前的中國都是向菲律賓買鳳梨,但是,因為和菲律賓爆發南海黃岩島爭議,才改向台灣進口鳳梨,因此,從2014年開始,台灣鳳梨出口到中國的量漲了3倍,95%以上都是出口中國,民進黨立法委員表示,由於過去國民黨的「市場靠中國」政策,導致臺灣鳳梨長期在中國「養套」的政治手段下,產量過度膨脹,由此看來,因為政治因素所得到的訂單,也可能會因為政治因素而失去。

誠然,每逢元宵節後,台灣鳳梨各產區將陸續「大出」爆量,此時中國突然宣布3月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亦是給台灣一個警告,也引發農友恐慌將「未賣先跌」,更要擔心會造成連鎖效應進而引發「台灣水果的228事件」,因此,學者呼籲民眾團結面對中國大陸「澳洲模式」的政治懲罰和經濟制裁,也提醒政府要為可能成為下一波制裁的農特產品做出必要的因應。

然而,農委會統計近3年外銷到中國水果,鳳梨居冠,再來是鳳梨釋迦為39,171公噸、蓮霧為12,536公噸,柚子為11,259公噸,面對中國對「台灣水果統戰」:「昨天是虱目魚、今天是鳳梨」,令人憂心下一波受到制裁的農特產,會是釋迦還是柚子?對此,政府指示對於陸禁鳯梨議題,現階段勿將情勢拉高到「政治層面」,要持續了解對岸此一「動作」、「動機」,並且盤點、預判是否是單一事件,後續是否還會有更大動作;連帶地,對於禁輸農作物的相關配套、因應補償措施,也要妥善處理,因此,接下來政府應有的超前部屬作為,農委會更要「加快」推廣分散市場的腳步,「加速」冷鏈系統的建構,「加強」對國內行銷的多元化管道;以「加快—加速—加強」來面對未來可能會受到衝擊的其他水果品項,要更以「官方收購」、「加工業者配合」和「民眾多消費」的三方協力,以渡過這一波難關,這也接下來要共同面對的現實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