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發展階段論(Stage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Kohlberg採取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論的精神,透過故事的方式-海先生偷藥救太太,以道德兩難(moral dilemma)的問題來和兒童討論故事中人物的行為表現上的對錯問題,透過實驗結果將道德發展解釋為三個時期,用以表示人類的道德發展,同時每個時期各自都包含兩個階段。
對此,其三時期及其六階段的說明,如下所述:
一、道德成規前期(pre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認為九歲以下的兒童,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凡事必先考慮到的是行為的後果,是否能滿足自身之需求,因此,無法兼顧行為後果是否符合社會規範或社會習俗,而此時期,又按道德程度發展的高低分成兩階段。
(一)階段一:懲罰服從取向,對行為表現對錯的判斷,是依其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因此,該階段是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而選擇服從規範。
(二)階段二:相對功利取向,是一種利益交換的心態,目的在於得到獎賞或回報。
二、道德成規期(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認為九歲以上的兒童已經開始意識到個體的行為必須要符合社會的準則,了解社會規範並且遵守和執行之,因此,面對到道德兩難問題時,會遵循社會規範或世俗觀念,來進行道德推理的判斷,而在社會上遵守法紀的人,道德發展都是達到此時期。
(一)階段三:好孩子取向,該取向可說是一種從眾的心態,認為大眾認可的取向就是正確的,抑或是為了獲取他人的接納而表達出符合社會規範之行為。
(二)階段四:遵守法規取向,這是一種信守法律權威,重視社會秩序的心理取向,且認同自己的角色,在行為上有責任心及義務感,因此,需要遵守法律。
三、道德成規後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當個人面對道德情境時,會依造自己的良心及個人價值觀從事是非善惡的判斷,未必完全受到社會規範或法律的限制。
(一)階段五:社會法制取向,係以合於社會大眾權益所訂定法規為基礎,作為道德判斷的標準,道德是為了促進社會福祉。
(二)階段六:普遍倫理取向,此信念是抽象的,而信念的基礎是人性尊嚴、及公平正義。
對於此一理論的正向評價,包含此一理論具文化的普遍性,每個人的道德發展情形可歸類於某階段,每一階段都比前一階段更為複雜,而每個階段都是循序漸進的發展,但並非每個人都會到達最後階段;反之,有學者認為該實驗對象皆為男性,而道德判斷與道德行為無關,僅研究道德判斷而未完整探討道德發展,且道德發展是社會期待與文化教養的結果,並不具好壞。
此理論有褒貶不一的評論,但Kohlberg的理論與方法,對之後的道德心理學之研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延伸性概念:道德兩難、認知發展階段論、規範
資料來源:
張春興(2014)<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東華書局。
(本則晴天小百科係由江珮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