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一則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連3年新高的新聞,除了是讓人感到怵目驚心外,年輕族群的自殺問題,實有它進一步探討之必要。

首先,由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2019年年齡別在15-24歲五大死因,分別為事故傷害、自殺(蓄意自我傷害)、癌症、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而2019年15-24歲自殺人數為257人較2018年高出47人;再則,2018年全國各年齡層自殺通報原因項目,15-24歲的這個年齡層係以情感/人際關係、精神健康/物質濫用和校園學生問題,為其前三大原因,對此,從生理到心理、從個人到校園再擴及家庭到社區及社會,生命歷程的斷裂之處,究竟有那些跨越不過的崁,以至於讓年輕走向結束生命的死胡同?

誠然,<自殺防治法>係是為了加強自殺防治、關懷人民的生命安全,並以尊重生命價值,然而,依其<自殺防治法>第八條的第二項訂定<自殺防治相關人力資格及訓練課程辦法>,此一課程旨在於推動自殺防治工作,需有專業人力持續投入,只不過,係屬於規範層次的理念制度抑或是工具層次行政作為?從事前防制到事後防治,是否該有從應然到實然的策進作為?然而,從自殺原因的面向觀之,如何將衛政、社政、教育及醫療等跨部會加以整合,提供服務使用者最為及時且適性之相關服務,這乃是國家機器對人民照顧的基本責任,對此,該課程訓練機關偏向精神醫學與生理衛生體系,雖是意指著醫療議題的重要性,但是,除此之外是否還該要有更多元的防範機制介入?

以此觀之,自殺防治就不單是個人問題,而是與個人相與共存之家庭、學校、社區及社會,該如何重視生命主體的存有關懷?青少年在認知、行為、動機、情緒及挫折容忍力管理上較為薄弱,易有矛盾、衝動、易怒、絕望、無助及憂鬱的負面情緒產生,從外顯自殺行為到內隱的自殺傾向,若是伴隨精神失調問題,從單一的焦慮、恐慌、易怒、緊張等到躁鬱症(雙相情感疾患)及其思想、情感與行動無法統合之解離症,精神患者除了醫療體系支持外,社會普羅大眾又是否有足夠的應對量能?

在互動拉扯中能否超越世俗生命課題而實踐生命之終極關懷,在具象空間與抽象空間相互依存中,多些人文思維溫暖的包容陪伴與真誠關懷,冀此,「觀身非身,鏡像水月。觀心無相,光明皎潔」,以身與心為對象,透過以「人」為本位中心的教育設計,教導青少年尊重生命存有之可貴與肯定自我存在之價值,從觀心以找回迷失與失落的心靈,從觀身以找回妄行與妄為的身體,找回原本清澈的自己,從個人與他人、家庭、學校、社區及社會交錯時空裡,拾綴個體生理、心理、文化、道德及靈性之重合,以整全身心靈之復歸。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照顧好當下的一念,讓心自然而然與身相對應,讓年輕生命斷裂處重新銜接與修補得以轉化並超越,朝向安穩、安定與安心的目標而行。最後,在充滿著多樣詭譎的社會環境裡,數十載的生命歷程中,如何讓每個個體從生命規範、生命認知、生命適應、生命整合及至得以生命善生,這會是生命關懷的一大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