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曄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四十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面對此一嚴峻的公衛議題,世衛組織特別將2019年的全球心理健康重點訂定為「自殺防治」,我國也在同年的六月十九日正式公布施行<自殺防治法>,藉此宣示台灣社會對此議題之重視。

本月(七月)的3號,深夜新北市衛生局一名林姓女職員墜樓身亡,生前曾在臉書貼文,提及曾經遭遇到性侵害和感情欺騙,並且引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講述13歲少女遭到補習班老師性侵、身心重創歷程的小說,藉此表示自己「願用這條命,讓真相浮出檯面」,這也引發外界關注這又是否係為「房思琪事件」的另一翻版?

近年以來,隨著自媒體的興起,有愈來愈多的自殺者,把死亡當成目的,透過社群媒介,大聲地控訴特定對象須為其個人的亡故負責,通常被點名的人物若為公眾人物,也會再度激發出後續更大的渲染效應,這不禁要去思考「自殺防治」除了有生理層面的送醫治療外,似乎也需要多些了解當事人尋死的背後,究竟有無渴望被尊重、被理解等的深層吶喊。誠然,無遠弗屆的網路,得以讓人類快速與全球接軌,但是,可載舟亦可覆舟的水,這些未經證實的海量資訊,似乎也藉此影響到社會大眾的態度、想法與行為,再加上透過這些的自媒體,新世代的自我價值及被關注的渴望,已然是脆弱地建構在敏感且浮動的按讚數量上,這多少也是造成新世代自殺風氣盛行之危機或歸因,無疑地,政府當局是需要去正視網路媒體對於文化框架及其社會價值的相關衝擊影響。

根據「社會傳染」(social contagion)的定義,人類的行動方式通常會根據周遭他人的行動而定,情緒、行為和態度也因此會產生相互、雙向、爆發以及迅速的傳遞或渲染;連帶地,進入了社群網路,也因為網路兼具有匿名性及去個體化的特性,從而助長了人們覺得許多人都在做某件事情時,我們跟著這麼做或是這樣寫,也都是正常甚或是適當的,如此一來,相較於其它形式霸凌,網路霸凌更可能讓受害年輕人走向自殺,或許,敲著鍵盤在網路上霸凌他人者,未必真有置人於死的惡意,但是,這是否也隱含來自於不健康的反社會心理,亦即,透過網路的匿名特性,在暗處造謠攻擊發洩,以彌補現實中的挫折。

冀此,「自殺防治」究竟是要解決政府的焦慮,抑或是用以聚焦在自殺主體的生命議題,這是值得深思的,畢竟,「自殺防治」不僅止於於醫療議題,更多心理及人際的議題,是需要從教育與自律著手,如此一來,才能降低從法不責眾到群體失控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