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女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碩士)

 

報載臺北市私立育達高級商業家事職業學校因應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改變,招生面臨嚴峻考驗,自民國109年6月15日起更名為「育達學校財團法人臺北市私立普林思頓高級中等學校」,除了保留高職部、幼兒園外,普通科高中則是改制為國際高中部,並增設國際國中部及國小部,朝向雙語教學發展,連帶地,其校名的簡稱也從「育達高職」改為「普林思頓高中」,一時之間,社會輿論與網軍們,對此極為洋化的新校名頗有意見,只不過,對於此一歷史悠久的私校轉型以求永續辦學一事,實有它討論的深究空間。

首先,依據臺北市私立育達高職校史記載,該校始創立於民國38年間,創辦人隨政府播遷來臺,有感於國家建設經濟發展,需要基層商業人才配合,於是興起辦學報國的意念,創辦人精於會計,因此設立「育達會計補習學校」,換言之,因應戰後的臺灣社會,經濟起飛致使產業變遷與教育普及的時代背景,致使該校從補習學校轉型為初級商校,邇後又轉為高職,其教育事業除了廣興文教基金會之外,擴及到在臺灣的高職、幼兒園、高中、科技大學以及在中國的三所學院和一所高職及泰國的惠明中小學,其教育事業橫跨海峽兩岸,締盟之姐妹校遍佈世界五大洲,育達高職創校歷史悠久,教育英才無數,在臺灣的教育史上實佔有一席之地。

實際上,臺灣一地早在民國83年間便已興起教育制度改革的浪潮,從民間團體建議研究所與大學教育應該鬆綁,並發展多元化的高教學府之需求開始,因此,這20多年來高教迅速擴張,大專校院數量也由民國88學年度年的141 所(大學校數有44所,學院校數有61所,專科校數有36所),一舉擴增至民國108學年度的152所(大學校數有126所,學院校數有14所,專科校數有12所),雖然總體數量的增加並不大,但是,大量技職院校升格為科技大學,致使高教市場快速膨脹,以至於衍生出更多難以善後的問題,誠如,少子女化的人口海嘯對整體教育體制的衝擊影響,致使學校招生困難,進而導致民國102年教育部首次針對私立大學提出了退場機制。

截至108學年度,因整併而消失的大專院校高達24所,無論是院校自行申請停辦或是教育部勒令退場的已停辦之大專院校高達有7所,這些都是臺灣教育史上鐵錚錚的客觀事實,只不過,教育乃百年大計,攸關國家未來發展的競爭力,莘莘學子的學識養成、人格培育與技職培力除了家庭,學校所背負的便是重責大任,辦校興學自是良心事業與志業,國家機器對於教育制度的改革更是需要嚴肅以對才是,而非是祭之於單純進退場的威權治理思維。

最後,從高教擴張到高教退場,從技職升格到職校轉型,從陽明交大合體到育達普林思頓,所謂傳道、授業、解惑,應該在乎的是學校辦學的本質、體質與性質,及其是否能夠傳授給學生一份穩紮穩打的學識涵養和自力謀生的專業教育,特別是那一份終身學習的態度養成,以此觀之,學校稱謂的改名抑或是接軌國際,這已經不是該起議題的聚焦所在。

可以預見的是,在少子女化的結構性限制底下,因為面臨到嚴峻的招生考驗,致使學校的轉型工程,還是會層出不窮,對此,是需要正面看待育達高職轉型為普林思頓高中,只是,改名是否等同於運氣或命運得以順遂發展,這部分的結構性限制,就已然不是單一的改名舉措,便可以一手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