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房市連三年都是呈現復甦的景象,導致不少縣市的房價都已創下歷史的新高,致使民眾買房的壓力也不斷攀升,對此,內政部的統計資料更是指出,以2014年Q1貸款負擔率小於30%的指標來看,還在合理可負擔的縣市共有14個,但是,到了去年(2019年)的年底為止,卻是只剩下10個縣市,多數縣市的房屋貸款負擔率都是出現增多的提升狀況,這也使得擺盪在房市、房價之間的房屋貸款負擔率一事,是有它進一步深究和商榷的必要。

誠然,從斯土斯有財到住者有其屋等等的文化主義認知基模,這也讓安得廣廈千萬間的一屋企求,成為了華人世界心靈結構裡重要的一部分,只是,從個人的小我到集體的大眾,那麼,對於上述房屋貸款負擔率的實質攀升一事,就有它嚴肅看待的需要,畢竟,房貸的加重負擔,已經蛻變成為一項隱含集體意涵的整體性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這是因為:首先,雖然還是有包括桃園市、台南市、高雄市,基隆市、新竹市、苗栗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以及屏東縣等被標舉為房貸合理可負擔的10個地方縣市政府,但是,說穿了,這10個縣市要不是比較不兼具房屋市場競爭的規模經濟,便是還在蠢蠢欲動以等待下一波的房價炒作契機,因此,還是要扣緊諸如從房市到房價、從租屋到購屋、從買房到養房、從房價到房貸、從直轄市到都會區、從透天到大樓以迄於從自住到自有和從投資到投機等等的房屋生態環境,藉此梳理關於自有房屋及其房屋自有比率的相關癥結所在。

畢竟,作為評估購屋負擔能力指標的「房屋貸款負擔率」(每月房貸支出/家庭月所得),即使是依照低於30%的官方標準指標,意指著房價還算是在合理可負擔的範圍之內,但是,從長期的變遷數據來看,全國各個縣市的民眾都有購屋壓力攀升的不真事實,這何嘗不是指陳出來重重之殼的房貸,業已成為壓倒民眾身心負荷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此一來,訴諸於『願婚-樂生-能養』的國家發展政策,房貸的變數更成為重要的干擾因子,致使讓婚生子女的文化傳統,不斷地被挑戰,最後乾脆選擇晚婚、遲婚或不婚與不生,藉此迴避無法購屋以庇歡顏的人生願景。准此,不當房市的供需調節導致云云大眾成為了共犯環境的結構性被害;連帶地,從勞動期間的所得維持到退休後之所得替代的所得適足充分性問題,這才是房貸議題的關鍵所在,如此一來,標舉房貸之利率下降、乘數提高和年期延長等人性誘因,當只是讓房貸問題更形惡化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惡質境遇。

總之,好一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時空環境對比,只是,反諷的是,隨其文明的進程,關於住者有其屋的社會認知集叢,並未提升到住者適其屋、樂其屋和享其屋的發展境界,這部分觀念充權的公民教育,將會是心靈結構的重要變革所在。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