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綸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師學分班學生)

 

近期報載多起關於高齡長者駕車肇事的新聞事件發生,再一次地提醒大眾關於高齡化的另一項社會隱憂,僅以六都之中的台北市為例,70歲以上駕駛人占18.7萬人,且高齡駕駛人發生死亡車禍危險率是第一名,至於,根據警政署統計,A1類(24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分析,依比例每10萬人中,70歲以上駕駛人肇事是所有年齡層之冠,其中未依規定讓車、違反號誌和誌管制、轉彎不當及行人或乘客疏失,也都是70歲以上最高,顯見出高齡駕駛危險性;除此之外,根據公路總局的統計指出,高齡駕駛人開汽車及騎機車違規記點的前3名項目是:「轉彎或變換車道不依標誌、標線、號誌行駛」、「闖紅燈」、「不按遵行方向行駛」;吊扣駕照違規項目前3名則為「肇事無人受傷或死亡,未依規定處置逃逸」、「6個月內違規記點達6點」、「酒駕」。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高齡駕駛的福利及權益也成為政府部門重視之一環,隨著高齡者身體及記憶力逐漸退化,在道路上行駛時,如遇到道路狀況變化往往反應不及,進而發生事故,為了增進高齡長者行車安全及用路權益,公路總局於2017年修改法律,針對2017年7月1日以後年滿75歲的高齡駕駛(民國31年7月1日以後出生),由監理通知屆齡滿75歲者繳回駕照或到監理所進行駕駛能力測試,通過測試者會給予3年期限駕照,但是,此項規定尚無強制性,只有當75歲以上駕駛人發生會被記點的重大違規,例如闖紅燈,才會通知繳回駕照或進行測試,若通知滿3個月不到,也會註銷駕照。我國所謂高齡的界定是指年滿65歲者,然而,高齡駕駛換照是自75歲開始,主要是考量到高齡駕駛者的身體隨著年齡增加而出現老化,進而可能會影響反應和協調能力以及認知、視力、判斷力及緊急問題解決能力等。

誠然,在106年7月前已滿75歲者,將不全面強制做認知檢測,但是,如果有肇事、違規記點或被吊扣吊銷駕照等紀錄者,仍需遵守規定、強制做檢測。除了「體格檢查」合格外,還需通過「認知功能測驗」或檢附「未患中度以上失智症證明」,對此,認知功能測驗的3個程序,可初步瞭解駕駛人下列能力:

首先是對時間及空間的正確認知能力:由受測者回答當日的年、月、日、星期與當時所在地。通過標準建議得分以4分/3分為切截分數,計測驗5題,即答對4題以上為通過測驗;其次是近程記憶思考的能力:讓受測者看十種日常生活與交通環境相關圖案,收起圖案兩分鐘後,由受測者回答剛剛看到的圖案,通過標準建議得分以3分/2分為切截分數,即答對3種以上為通過測驗;再則是測試判斷力及手腦並用能力:於測驗紙內畫出一個足夠大的圓形時鐘,將應該在時鐘內出現的數字及位置繪製完成,並於正確位置繪出指定時間之時針及分針。通過標準建議得分以4分/3分為切截分數,計有7項評分,即得分4分以上為通過測驗。以上需三項程序都通過才算合格。

事實上,即使是通過體檢和認知功能測驗,是否就足以代表高齡者能夠具備有良好的臨場反應與肢體協調性?是否應針對高齡長者做適能適性的道路安全駕駛再訓練,抑或有重新路考道路駕駛的必要性考量?對於過去曾有因未遵守交通規則而肇事的高齡駕駛,採取未來駕駛資格的從嚴認定?抑或是可以參考日本的作法,換發的這張「老人駕照」將會限制這些的高齡駕駛,車輛必須駕駛配備有「自動煞車」、「防止油門煞車踩錯爆衝」以及更多的主動安全配備,同時也藉此更換駕照的機會,淘汰掉部分身心狀況不適合開車上路的高齡駕駛人。

總之,如果駕照有取得年齡的下限,那麼,對於駕車而言是否也該有年齡的上限,頗值得有關單位深究且探討,倘若有關部會還是未持續有策進作為,那麼,高齡駕駛此一失速且失控的灰犀牛,將會是一顆超高齡化社會的不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