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誼銘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師學分班學生)

根據報載,為鼓勵研究生跨域學習,中山大學率先修訂碩博士生雙主修新制,只要主修與加修系所簽訂共同指導論文合作協議,研究生就可用一本論文,通過兩個系所合辦的學位論文考試,取得雙碩士或雙博士學位。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海洋事務研究所「搶頭香」,率先簽碩士班合作協議,共同培育海洋事務的國際涉外人才。其中對於雙學位之專精程度、產業趨勢是否符合所學以及學位迷思三項問題,勢必有需要對於背後隱含的問題做延伸探討之必要。

中山大學表示,該校打破院所界線,修訂校內辦法,只要研究所各自簽訂合作協議,研究生在兩所各擇一位教授共同指導,論文主題與內涵符合雙方學術領域、修課符合兩造規定,就可參加學位考試,通過後即可取得雙學位,鼓勵碩博士生具備跨域多元知能。上述學制的改變立意良善,著眼於跨領域人才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具備雙項知能,甚至是能夠融會貫通的菁英,惟在此要探討的是,在決定跨領域的指導教授前,學生是否在原學位外之第二領域有過足夠時間的課程修習?抑或是具備業界的相關經驗來讓所學相輔相成?再則,跨領域的學習領域如果相近,則在相關知能的整合難度,會有一定程度的加分效果;若領域兩造差距甚大,則有一定的風險會造成學習壓力上的遽增,加上預期性的研讀消化時間,必定會壓縮「學」後而「習」的時間,乃至於在跨領域發展的特定研究方向不能夠完全契合,導致未能達成預立的學習目標,對於雙學位的整體規劃,誠然還是需要有更進一步的審核機制才能為學習成效把關。

事實上,除了雙學位以外,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潮流下,我國已有越來越多大學與外國大學合作建立「雙聯學位」,所謂雙聯學制即是指簽有合作協定的兩校間之大學生或研究生,在原本學校修業滿至少兩學期後,即可免考托福、GRE、TOEIC或其他相關入學測驗而直接至有合作協定的學校就讀,繼續修習剩下的相關學分,只要符合雙方學校的畢業資格後,就可以較短的修業年限同時取得兩校的學位。在此針貶之處在於,美洲、歐洲的大學在世界大學的平均排名較高,以致在成績至上的亞洲國家中,會優先看到排名所帶來的名校光環,而忽略各大專院校之專精領域、學院優勢、甚至是研究方向是否能夠提供相關資源等相關思考,如果能以雙聯學位學程取得學位以及國際學習的經驗,絕對不失為一個可以有效控制時間、花費成本的高效率方式,但必須思考雙聯學制除了上述優點之外,是否還能夠專精於所標的的學習方向,並量化為能夠在學界或是職場學以致用的成果。

最後,不論是創立雙學位的校方,抑或是攻讀雙學位的學生,一定都是想要突破學習的現狀,讓學生或是自己能夠有更多的自我成長,惟在相關學制的制訂上,必須要有更嚴謹的審查制度,解決在跨領域上的各項問題,像是在就業導向以及學術導向做抉擇,研討兩個領域的重疊性,以及雙領域中是否有有一方主道性較強,如此一來,才能在雙領域上成為真正的專才,落實雙學位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