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少子女化的發展危機,已經是從遲早要來的『黑天鵝』,演變成為迫在眉睫的『灰犀牛』,這也使得相與衍生出來的議題現象,是有它值得深究之處。

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今年(2019年)1到6月全台的新生兒僅有8萬5961人,比去年(2018年)的同一時期減少3,869人,創下近8年的新低;連帶地,倘若以此作為推估的基準,那麼,預估今年整年度的新生兒人數大約是在17萬5000人至18萬人之間,這會是20多年以來一舉跌破18萬人的下限大關,換言之,少子女的生育模式,已然成為一項鋪天蓋地的客觀現象,如此一來,從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105年家庭與生育調查報告〉裡,何以『不願多生』的歸因理由,便有它進一步議論的深究之處,這是因為:

首先,環視台灣社會高達有近96%的婚生子女現象,這使得深究少子女化作為一項國安危機的首要課題,便是想方設法以鼓勵國人在適婚年齡的特定階段裡完成人生大事,藉此讓生育下一代的基礎更為厚實,也就是說,必須要先有結婚的既定事實,方能讓所祭出的誘因條件,得以有擴充效益的延展空間,至於,是否要採取反向操作以提供未婚生子女更多的制度性保障,這或許可以視為是變遷社會底下的一項公民議題。冀此,關乎到夫妻的『不願多生』一事,是有必要向前或遞延以進行『願婚—樂生—能養』的串聯性思考,而非是逕自某種的切割處遇;其次,回應『不願多生』的此一議題,也是要針對從不生、少生到多生以迄於究竟是要在什麼樣的年齡懷胎生育的階段性思考,以此觀之,用以紓解少子女化現象的戰略與戰術運用,理當是要有整全多層的綜融性思考,一方面須扣緊『婚—生—教—養—衛』的家庭生命歷程,以規劃讓生育家庭得以穩健運作的照顧體系和服務措施;另一面則是要就從不婚到結婚、從不生到多生以及從理想子女數到實際子女數,思謀不同生活情境的問題需求及其所要對應的社會安全體系設計。

再則,對於包括「經濟負擔太重」、「沒時間或幫手」以及「擔心孩子教養及發展」等調查出來的三大『不願多生』理由,背後所隱藏的結構性意義也是有它進一步拆解、詮釋的必要,畢竟,上述不同的原因理由,實乃是涵蓋主觀、客觀、內在、外在以及個人或環境等等的交互拉扯和相互牽絆,就此而言,針對『不願多生』理由的對應措施,自然也是需要有通盤關照的多方策略,畢竟,「經濟負擔太重」所指涉出來的是家戶所得維持的經濟安全課題,就此而言,提供育有學齡前或學童期子女的各項家庭福利措施,像是照顧津貼、稅式扣抵、托育安親抑或友善職場等,實有標舉和打拼父母一起照顧未來主人翁的共同作為;至於,「沒時間或幫手」以及「擔心孩子教養及發展」的掛慮所在,除了針對家庭提供照料、照顧與照護的多重管道外,也要進一步地強化福利制度及其義務責任之間的必要銜接,特別是推廣和落實將『照顧者教育』提升成為某種的社會運動和公民德行。

總之,關於夫妻不願多生之三大主因的延伸性討論,理當就其意願問題、能力問題與結構性環境問題,思謀分類分級、分階分段以及分時分程的因應策略,而這也更加地突顯出來關於少子女化的對抗工程,不應該是淪為單一、特定、微視、狹隘的枝微末節討論。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