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新北市府於日昨公開成立所謂的「好日子愛心大平台」,藉此媒合新北市府各機關單位的相關訊息,以便於民眾上網之後便可以一目了然去幫助弱勢者,除此之外,平台還有可以查詢捐贈進度和愛心英雄榜的運作功能,冀此,對於該項領頭羊的策進作為,是有它進一步探究的必要。
基本上,「好日子愛心大平台」的機制設計,主要是將人流、金流及其物流而來的需求、供給和媒合、輸送,統整在一個平台裡,就此而言,從主管機關的社政單位擴及到其它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從直接贈與的互惠性行善到由平台進行把關的非對稱善行、以迄於藉由平台資訊的透明建制以增益出來更為多樣且主動的捐贈舉措,這多少說明不同於過往的食物或實物銀行,無論是廣度、深度抑或是強度和溫度,「好日子愛心大平台」的確是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效,但是,關乎到能否臻至對的圓滿結局,這部分還是有待商榷、議論,這是因為:
首先,「好日子愛心大平台」固然是標舉出資訊社會裡用以推動e指行善圓夢去的現代性意義,像是藉由平台的資訊彙整,以讓捐款、捐物或是當志工,都可以有不同的行善選項,比如支持教育局照顧弱勢學生以提供餐點、協助消防局進行對於弱勢家庭的熱水器汰換或是安裝火災警報器等,但是,對於平台本身的角色定位和功能運用,還是有它嚴肅看待的必要,畢竟,承當派案性質的網路平台,如何針對市府內各個的機關單位夥伴,以進行相關篩選的把關設計,就此而言,關乎到弱勢人口族群之於家庭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及其資源盤點的『需求端』以及後續列管改變效果的『績效端』,是有它整體性規劃的必要,換言之,「好日子愛心大平台」的成果徵信,就不單單只是侷限在到底媒合了多少人力或金流與物資,而是這些的社會資源是否有用在對的事、對的人以及對的手段方法等等的刀口上?
其次,要如何從供給與需求之相與媒合的服務輸送過程當中,以進一步深究這當中所要面對的諸多行善失靈情形,這其中包括有平台的介面如何能夠更為貼近參與者的使用需求?平台裡相關資訊的正確、完整、即時與對稱,能否有從建置、維護到管理的一以貫之?平台如何確保涵蓋「人流」的志工素質、「物流」的實物財貨、「金流」的集中效應等等的品質管理?平台能否從消極作用到積極目的、從問題處遇到介入預防以迄於從短期應急到中長期佈建,藉此訴求一個可長、可久和可大且可深的『善行社會』。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直指除了媒合的中介角色外,平台理當要在像是觀念倡議、教育培力甚或措施翻轉上,有其更為積極的角色擔綱,連帶地,如何加入民間協力以成就行善的多元主義,從而彰顯出來『低度管理、高度自治』的志工、自願服務及其善行社會,那麼,市政府或國家機器的公權力角色定位,自當是有創造性轉化的必要。
總之,回應於互動性、互通性以及互為性的傳統行善舉措,那麼,「好日子愛心大平台」的出爐,當可在觀念翻新、技術翻轉以及層次翻動上,推展新的濟助模式,但是,觀念移植、技術移轉其層次的移注,這將會是更大的挑戰課題。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