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某一直轄市長候選人提出關乎年輕人的政見訴求,亦即,倘若月薪不到新台幣三萬元的話,將由市府編列預算以補足之間的差額,姑且不去論政見本身的履行程度,但是,相與關聯的延伸性思辨,自當是有它嚴肅看待的必要。

基本上,該項鎖定年輕人口族群的青年政見訴求,實則有其從需求評估到預算編列、資源排擠和世代會計等等的多方論述,這是因為:首先,候選人的團隊幕僚究竟是以什麼樣的預算公式,提出月薪三萬元為其合理的薪資待遇,畢竟,三萬元的薪資水準遠遠不及於百工百業之平均數的五萬元抑或是全國中位數的四萬元,相反地,三萬元的薪資待遇是否反而再一次地驗證台灣地區或是中南部偏低的薪資剝削及其青年貧窮化的發展性危機。准此,在這裡的論述思考是有必要通盤檢討貧窮年輕化之「結構性被害」的歸因究責所在,而非是逕自祭出『好康獲得免費福利』的社會津貼手段,連帶地,對於此一隱含義務責任不對等的民粹式認知基模,公民社會本身欠缺所應該要有的理性思辨討論,這才是公民社會危機之所在。

再則,即使是扣緊社會津貼的權變作為,那麼,該項補薪資三萬元差額的政見訴求,還是需要思辨從可行性到不可行性及其相與關聯的衝擊影響,畢竟,用政府公務預算去填補民間企業的薪資待遇,一方面是否會出現逆選擇的道德危險行徑,以至於漠視了從被迫涉入到自願從事的諸多薪資壓榨情事,就此而言,即是頭角崢嶸於直轄市長的大位,那麼,公權力的行使又豈止能是小恩小澤於小確幸的補足三萬元差額,而是從消極地勞檢可能的不公不義對待以及思索經費預算的編列要如何積極回應於安居樂業的民之所欲,就此而言,像是經貿開發、創造就業、人力投資或是友善勞動環境等等結構性策進作為,這才是釜底抽薪之計,而非只是亮點、爆點式的本末倒置。冀此,設若補足薪資差額乃為勢在必行的既定政策,那麼,從解套的戰略思考到配套的戰術運用,競選團隊疑有將複雜問題簡單化之嫌,從而忽略了應有的專業責信和從政社會責任之相關思辨。

總之,該項政見舉措,針砭之處不盡然是在何以會在如此的匪夷所思,相反地,政見提列之於背後所糾結的認知基模,這多少顯現出來台灣一地並未隨著民主選舉的建置進程,以提升應有的文明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