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話說人有屎急、尿急以及缺錢急的所謂「三急」,只是,這些三急特別是再尋常不過的屎尿生理需求,如果是回歸到生理弱勢的身障族群身上,還是有難言之隱的諸多遺憾。

事實上,隨著文明化的發展進程,公共場域裡的如廁空間,早已從『身障』以名的標籤化印記,進一步地演變到諸如『無障礙』、『親子』或是『友善』廁所等等的中性稱謂,連帶地,訴諸於相關法令規章的強制要求,這使得面對屎急或尿急的基本需求,身障人士好像是可以多些的寬慰,只不過,公共場所裡觸目所及的盡是主流人口佔據絕大多數的生活空間,如此一來,要如何設身處地同理身心障礙者對於友善環境的可及、可近、便利和願意使用性,那麼,對於公共設施的整體性規劃,似乎就不能只是限縮並且成為身障者個體層次的自行因應,而是直指更多進步觀念的社會教育。

遠地不說,接軌全球在地化的發展趨向,台灣一地在物質文明方面的進步程度,已然是今非昔比,但是,相與對應的精神內涵卻還是有它商榷之處,如此一來,不僅各項的應然作為是停留在較低標準的虛應了事,更是欠缺從被動到主動的積極性對應,以此觀之,新舊建築物的如廁空間規劃,要不是依循原來的環境限制而出現像是將如廁空間設置一樓以上的高層或是邊邊角角地帶的因陋就簡現象,便是從有效管理的結構性被害角度切入,以至於產生諸多口實不惠的「差不多現象」,君不見:隱藏在一般廁所裡的身障如廁空間,困難重重之處還是在於廁所大門的門檻階梯或是門把的推拉設計,至於,從燈光、擺飾到盥洗、地板、空間等等的環境布置,雖然有了一份賞心悅目的美感,但是,是否因為使用頻率太高而忽略了應該要有的基本清潔維護工作,還是因為偏低的使用率而讓這些的如廁空間淪為不甚友善的另類儲存室。

對此,『改變就從我開始!』,跨國企業何不就從己身做起,藉由不可行性以增生到勢在必行的主動作為,先將打掃工具等雜物從身障廁所撤出,再將廁所通路無高差化、一定寬度的迴轉淨空間化、門把關關設計的去扭轉化以及身障廁所得有照護床化!最後,『改變就從現在開始!』,對此,鼓勵大型連鎖店家選擇一個特定的日子,藉由積極性的差別待遇,以規劃專屬的『身障日』、『長者日』或『祖孫日』與『輪椅日』,這部分除了商品折扣的經濟誘因外,也隱含鼓勵社會性参與、包容與相融的進步表率;連帶地,在平常時段的日子裡,從占用到共用等等無障礙廁所的使用禮儀,這更是一項公民德行的充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