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根據教育部國教署統計顯示九月份的新學期,全國出現了共計有93校與130個的「1人班級」現象,比去年(2017年)多了60個,雖然是受到少子化衝擊的結構性因素以及保障學生受教權1人也要開班的政策定調,但是,相與衍生出來的客觀事實,還是有它進一步思辨的論述空間。

首先,針對「1人班級」現象而來的綜融性考察包括縣市分布的前三多分別是新北市與花蓮縣各16班、嘉義縣與澎湖縣各13班以及苗栗縣、台東縣各12班,至於,因應措施則是學校可採取混齡和跨年級的教學方式,藉此克服一對一教學的學習限制,只不過,限縮於固著的結構性限制,那麼,無論是「1人班級」或是「迷你小學」,當不僅止於消極地以等待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出現,而是如何就其優勢、缺點、機會與威脅,去思謀可能和可行的各種選項出路;連帶地,上述前三多縣市的「1人班級」,都是偏屬於公共資源匱乏的偏鄉學校,如此一來,「1人班級」背後所指涉的會是諸如「隔代家庭」、「老殘社區」與「黃昏產業」等等的區域型態,如此一來,「1人班級」之於教育端的策進作為,理應是要進一步地擴及到社福、衛生、經發、勞動等等的照顧管理機制,而這也絕非是窮鄉僻壤可以一手托天的。准此,見微知末檢視該起的「1人班級」現象,背後所糾結之公共資源配置的階層化與階層深化,這會是議題現象的針砭所在,至於,相關的應變對策,自然也不會只是單純『推力』(push-force)與『拉力』(pull-force)之間的互動角力。

其次,「1人班級」現象的癥結點還是在於範疇經濟與市場規模的基本條件,就此而言,如何扣緊『人口-文化-地理-產業-景觀』的環境因子以及『人-事-時-地-物』的生活因子,藉此去追索「1人班級」背後所實有之社區與社群的生存利基,換言之,要如何從「1人班級」的少數家戶所奠基的在社區內過活(in the community),進一步地提升為包括中小學、衛生診所、店家、商業等所支撐的由社區來提供相關所需(by the community)抑或是藉由策略與異業聯盟以思索可能的社區翻轉蛻變(for the community),就此而言,「1人班級」現象所催化出來就不單單只是學生的受教權益或學校的營運危機,而是一種從學校到社區以及從教育到其他功能組成的運作機制,要如何就其國中、小學所環伺的『社區』(community),以思索生存之依附、生活之憑藉和生命之機轉如何可能的相關提問,以此觀之,從活化學校到躍動社區以迄於設置終結的停損點,在在都是諸多因應的備案對策,此一工具層次的技術性操作,亦隱含著對於社區發展的規範性思考。

總之,「1人班級」現象的背後實乃是從家庭到社區、地區、區域、社會與整個國土的布建規劃議題,就此而言,應於「1人班級」現象而來的衝擊影響及其非預期性發展後果,亦有拉高觀照視野的必要,畢竟,少了運籌帷幄的戰略性思維,那麼,等著被自然淘汰的又豈止是1人班級」或「偏鄉學校」,而是已然被擴大且惡化的城鄉發展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