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是國小開學日,全台各地小學紛紛舉辦別開生面開學儀式,熱熱鬧鬧迎接新學期來臨,但有90多個偏遠地區小學,上百班僅1名學生孤零零的,沒其他同學陪伴入學。國教署建議這些「1人班級」可採取混齡教學和跨年級教學,學校也可和其他團體策略聯盟,透過群性學習增加交流與分享的學習機會,增進學生的群育發展。
受少子化衝擊,教育部國教署統計,這學期全國有93校、130個「1人班級」,比去年多60個。澎湖縣今年計有成功、鳥嶼、竹灣、望安、花嶼等5校只有1名新生。成功國小新生王昱元昨開學日成為唯一的焦點而顯得靦腆,但排行老么的他說,「不會感到孤單,因為三兄弟都讀同一國小,下課可以一起玩。」
王昱元導師鄭孟嫻說,一對一教學好處就是戶外教學很方便,雖然希望能多一點同學入學,但大家對小校還是沒信心。雲林縣今年3所小學僅有1名新生,教育處長梁嘉恩說,會試著讓3名新生以混齡教學方式上課,並請校方注意小朋友是否適應。今年有4所小學僅1名新生的台東縣,教育處表示,若少子化現象持續惡化,學校又沒設法發展辦學特色,偏鄉學校可能要面臨自然淘汰的命運。
台北市今年沒「1人班級」,但教育局長曾燦金認為,少子化已「回不去了」,未來減班是必要趨勢,學校要發展特色,高中職可以先準備轉型、附設其他學制或調整類科。
國教署長邱乾國說,今年的小一新生在「建國百年」出生,其實人數比去年多,「1人班級」增加應和政策有關,以前有的學校若學生不滿3、5個人,縣市政府就不開班,但為保障學生受教權、入學機會和就學品質,現在政策不以學生人數為唯一考量,只有1人也要開班。
花蓮縣壽豐鄉溪口國小今年僅1名新生入學,昨開學日由學長姊吹直笛、彈烏克麗麗迎接,校長與導師牽著唯一新生進校,新生開心說:「感覺學校很好玩耶!」
高雄舊城國小校內有300多年歷史孔廟,昨44名小一新生穿上八佾舞生服裝,循古禮舉行入學儀式,敲智慧鑼,拿平安果;嘉義縣中埔鄉灣潭國小昨安排3匹駿馬慶賀開學,讓師生在操場上騎馬繞圈,祝福學童「一馬當先」、「馬到成功」。
另籠罩空污疑慮的雲林縣麥寮鄉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全校56名學童都在分校展開新學期。許厝分校五育基金會理事長許弘霖表示,許厝分校檢測的硫代二乙酸(TdGA)結果,比橋頭國小校本部低,因此選擇讓孩子回分校上課,並盼不再遷校。(時事新聞來源:蘋果日報,2017.08.3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