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二○一七台北世大運賽事業已順利落幕,對此,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亦大表盛讚此次活動的成功有為,只是,激情過後的人文思索,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中華民國在這一場國際性的運動盛事當中,表現之出色以及成績之優異,遠遠超乎眾人的意料估算,就此而言,從賽前評估的11面金牌到對決之後的26金牌,這除了主辦國家所擁有的地主優勢外,要如何針對養兵千日以用於一時的戰力精準評估機制,這才是看待體育即為一種國力的基本提問,否則,訴諸於激情、民粹乃甚至於某種的造神運動,均無助於將體育運動以確切落實成為生活習性和表演競技的多重性目的,連帶而來的針砭議論也就不在於總獎牌數高達90面以及26面金牌位居所有競賽國家的第三名,而是要如何針對此一運動競賽以進行分類分級的綜融檢視和結構檢討的策進作為,畢竟,在眾多的得獎金牌當中,最屬優秀的乃是打破世界紀錄的二個單項(標槍與女子舉重),其次,七項打破全國紀錄的新猷,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至於,地主國屬意的優勢項目,自當有其嘉許之處,而非只是停留在幾面金牌數的量化思維,否則,二年之後的義大利拿坡里世大運,屆時中華民國的臨場表現和獲得獎牌,又將會是一種如何不堪的前後對照?

其次,基於運動即為國力,而國力又係為某種的政治角力,那麼,從最早的不想收拾善後到閉幕的歡喜收割,這當中除了權謀的諸多計算外,理當思索的是如何因勢利導於將該項運動盛事的眾人集氣,據以轉化成為某種相濡以沫的社會連帶基礎(social solidarity),畢竟,環視於當代台灣一地的社會變遷,已然是將台灣導入某種對峙、對立抑或是對決的情境氛圍,如此一來,除了找不到相同的過去外,要如何為共同的未來以營造出一種願景藍圖和打拼動能,顯然,無形、內在與共好的集結力量,自當有其必要嚴肅思辨從機械連帶(mechanic solidarity)轉換為有機連帶(organic solidarity)之於社會整合(social integration)如何可能和社會秩序(social order)如何有效運用的相關提問?准此,一則感到欣喜的是台北世大運所窺見到眾多選手勇於超越自我極限以作自己的決心毅力,亦即,讓將才華化作為名片上的幾條斜槓像是「廚師/律師/作家/歌手/……」等,多加了一條「運動員/……」的『斜槓青年』(美國社會稱之為「Slash」),至於,讓人感到較為憂心的盡是政治人物之於前倨後恭的態度轉變及其錦上添花的得勝算計,以至於忽略了賽後檢討和比例原則的究責討論。

總之,台北世大運的成功辦理,相當程度上是說明了極致目標管理所實有的行政科層組織,展現所應該要有的執行效能,只不過,漸次羸弱的文官系統,這也指稱出來對賭於人治思維及其領導風格所可能預伏的發展性危機,至於,從日本到南韓、中華、俄羅斯、美國、烏克蘭、北韓、義大利、大陸與伊朗所依序排列的世大運獎牌榜,這似乎也透露出來某種的弔詭和迷思,就此而言,所謂『體育-國力-政治角力』命題思索,也點明了這其中的可能落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