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玲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研究所博士生)

報載指出:此刻的台灣,正在上演一場走出辦公室的行動,主角的乃是一群身懷18般武藝的新生世代年輕人,他們拒絕一成不變的打卡人生,他們將才華化作名片上的幾條斜槓:「廚師/律師/作家/歌手/……」,這群人在美國被稱為「Slash」;在台灣,他們叫「斜槓青年」,就此而言,對照於目前社會就業市埸裡所充斥著工時長、薪水低的現實狀況,新生世代企圖扭轉傳統單一職業的人身束縛,藉此朝向多元目標的生涯發展,自然是有它進一步思辨所在。

誠然,依據美國調查機構顯示,全球已有三成勞動人口不再侷限於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相對地,斜槓精神正是用以解放了單一職業的束縛,從而展現個人特色及競爭力,換言之,「斜槓」是有可能一躍以成為主流勞動型態的發展趨向,就此而言,對於該項「斜槓青年」的歸因及其後續的配套,理當是要有串聯性的貫通思考,畢竟,要成為某一領域的專業或專家,著實是需要較長時間的歷練與培力,更須兼備專業精神、專業倫理與專業能力等積極要件,藉由不斷充實自我、提昇能力,才能達到有競爭力的對戰籌碼。准此,新生世代的年輕人所擁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及其幾條斜槓,是否真正能夠代表某種的專業自我,還是只是將其不同的人生閱歷和換跑道的樣態,轉化成一條條不同稱謂的名片斜槓?

誠然,依其目前多元學習的成長氛圍,跨領域的人才早已不在少數,有人從小學習書、琴、詩、畫或運動項目等,造就多才多藝的才子佳人,但是,深信成功這也絕非是偶然僥倖,每一項才能均須下足基本的苦功,甚至於有時候也是需要擁有某種的天賦異稟才能達到專業境界,否則,半調子響叮噹的身手,一下子就被看破手腳,相形之下,真正有才華的人,不管從事什麼行業,總會留下獨特而且強烈的個人風格,讓人對他們印象深刻,對此,或許由於以往被傳統就業市場所過於強調的專一與經歷,以至於新生世代感覺被深深束縛,而無法伸展個人的理想與創意,如此一來,對於「斜槓青年」的觀念推廣,多少還是帶著試探的心理,一種既期待但卻是又怕受到傷害的愛憎兩難情愫。

事實上,由於現今的社會、文化等因素,導致新生世代與傳統就業市場之間的關係,顯得錯綜複雜,一方面,科層化的官僚體制為就業結構做了程度不同的規範,這可能須耗費10多年的時間唸書,並將其視為人生唯一出路的思考,在這種觀念下,新生世代的主要目標往往被侷限在唸書準備考試上,以至於漠視了其它面向的人格發展、自我探索、合作能力和創造力,如此一此,新生代青年在爭取斜槓運動來做自己之際,如何獲得家庭、社會的多方支持,難度將會是艱辛無比的,冀此,所謂的「斜槓運動」就不單單僅止於「斜槓青年」的頭角崢嶸,而是某種既存認知基模的解構、重構與新構。

事實上,近年來台灣社會已然是進入疲累不堪的過勞期,從醫生、護士、社工、客運司機、保全人員、監所人員,都曾發生過勞死,似乎包括白領或藍領的整個勞動者,都進入過勞與低薪狀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新生代青年變魯蛇?或許是淪為職場工具人、遇到不好的老闆、遇到豬隊友等等情形,而迷失了自我的價值,因此,探究傳統職場文化與現代自我主義的工作權益之衝突與調和,並反思如何展現自我能力及其真正的存在價值?

總之,關於新生代自我思想進而衝擊到目前職場文化的既有現象,這當中所牽涉到從傳統勞動到非典型就業的演變歷程,或許,斜槓青年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麼的暴衝或是純粹不滿於現況,而是他們想要就其自有的專長領域以追索一條可以生存的人生大道,就此而言,在這裡所要思忖的乃是:未來斜槓青年的處境,是否須尊重其多元就業市場的差異,理應也要更為貼近新生世代年輕人的認知基模,否則,所謂「斜槓運動」就只是淪為一項用以爭取多元工作權的假相,背後所潛伏更多工作不穩定的迷亂情形,這才是人才發展危機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