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衛生福利部委託所進行台灣第一個全國性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調查出爐,結果顯示全國有三分之一的兒童有精神疾患,這使得相關聯的議題論述,是有其進一步的探究空間。

基本上,該項調查的研究策略包括有:以學校為單位進行分層群集抽樣,並且根據城鄉區域選出台灣69所分布在19個縣市的學校,總共有1萬122名學童符合研究的受訪條件,這其中4,816名三年級(1,352名)、五年級(1,297名)以及七年級學童(2,167名),並且是在家長及本人同意下進行臨床診斷會談,至於,會談的結果發現,(任一)精神疾患陽性診斷的加權終生盛行率為32.3%,依其盛行率高低而來的排序,又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最高,特定畏懼症次之,不過,夢魘睡眠疾患、焦慮症、對立反抗障礙症、自閉症等疾病盛行率都不容加以忽視;連帶地,問卷及會談結果也進一步顯示出來6個月內盛行率達到28.7%,亦即,全國有近1/3孩子有心理健康狀況,需要專業評估與協助,除此之外,最讓人擔憂的是孩子出現自殺意念的比例也很高,這是因為研究同時發現到孩子有自殺意念的終身盛行率為7.9%、6個月的盛行率為3.1%,而自殺計畫則是終生有3.6%、6個月盛行率為1.6%、自殺行為則分別為0.7%、0.3%。

無疑地,上述偏屬於統計實證與學理架構的調查研究,顯現出來的盡是諸如『1/3兒童有精神疾患』或是『在6個月內,有300名孩子曾有自殺行為』等等的人身恐懼,這是否有助益對於精神疾患認識的社會性教育,還是因為資訊的不對稱而生出更多污名化的烙印標籤。准此,在這裡所指涉出來的衛福行政變革乃是在於如何將學理學派的專業話術以轉換成為庶民話語的一般用語,藉此達到認知基模的觀念充權目的,特別是相與對應的機會教育,比如:在這裡所進行的是機率抽樣的研究工作,而非是全面普查的調查作業,因此,即便是科學性的實徵調查,但是,暫時性結論及其有所保留的推論,自當是需要進行大數據的資料勘查論述;連帶地,該項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學的調查,其所界定的精神疾病係以發展、情緒和行為來呈現之,具體而微包含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對立反抗症、行為規範障礙症、自閉症、情感性疾患(持續性憂鬱症、憂鬱症)、焦慮症、特定畏懼症、飲食障礙、睡眠障礙等,這已然不再是傳統認知中的精神分裂或思覺失調等等的既定印象。

冀此,該項扣緊流行病學的調查工作,宜要進行結構性意涵的深層探究,這其中特別是從『What』(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經驗現況)到『Why』(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原因探究)與『How』(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照顧管理機制);從『認知』到『態度』及其『行為』;以及從橫貫性到縱貫性的綜融性考察,也就是說,宜是要將聚焦點從兒少的個體以擴及到父母家庭甚或是生活環境、從確診以延伸到疑似的兒少精神疾病、以及從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涵蓋到對立反抗症等等的分類分級精神疾患處遇,畢竟,扣緊國小學童階段的標地人口,那麼,伴隨其成長發展而來的生命歷程,要如何就其背後所可能潛藏的遺傳基因、父母家庭、社會環境等等因子,以提供諸如醫療、社福、心理、教育、勞動等等的照顧管理機制,這才是看待該起衛福新聞的切入重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