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媒體報導投資名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將一筆約31.7億美元(折合為新台幣976億元)的波克夏哈薩威股票,慨捐給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及其他4個家族慈善基金會,這也是巴菲特10餘年以來所陸續捐出身家計畫中的最大一筆,對此,扣緊巴菲特個別的善行義舉,自當有其延伸性的論述思辨,這是因為:

資料顯示巴菲特自2006年以來已經了捐款275.4億美元(約莫新台幣8,476億元),此一近乎是天人數字的大筆捐款,就其捐贈模式的意義追索,頗有加以深究的論述空間,畢竟,一則這些折合美元或新台幣的現金估算,係以巴菲特個人手上所持有的股票為其贈與的標地物,因此,就其投資的精準性與效益性而言,這些贈與股票的增值性,自然是遠遠超乎單純的收盤股值,換言之,如何達到錢滾錢的更多生財效益,這已然不只是過往出力與出錢之一次性的捐輸方式,而是隱含母錢如何得以生出子錢的滾錢效應;連帶地,該項企業者履行社會責任的義舉,除了是將個別性行善以定調為定期的制度性善行外,願意海納百川於更多加分效果之於挹注其它基金會的無私理念,這會是『巴菲特捐贈』本身所被高度期待的人身典範示現,誠然,對應於家族與白手套性質的基金會操作型態,那麼,將私有財產轉換為公共資產並且訴諸於專業管理的二分切割,其所割捨就不只是侷限於這些龐大的資產規模,而是一種認知基模的創造性轉化,也就是說,存款如何成為有效的捐款進而增生更多的利益眾生效應,那麼,從人流到金流以迄於物流或資訊流等等的贈與樣態,就有通盤檢視的必要。

事實上,「從存款到捐款」所映照出來的卻是「從捐款變存款」的某種弔詭現象,對此,扣緊初心動念的使命作為,當前諸多的非營利組織已然變身為兼具資產規模的中大型基金會,甚或是期待更多天外飛來的『天使贊助者』(Anger Sponsor),藉此增補更多的慈善能量,對此,如何得以一本初衷做自己,那麼,非營利、非牟利與非盈利的公益團體,自當還是要有從使命自主到專業自主與財務自主的現實考量,只是,金流的勸募捐輸,是否已經被過度放大而成為某種人性誘因的結構性限制;連帶地,感動行銷的資源到位,又是否讓諸多的善行義舉欠缺所應該要有的文明化意義,以此觀之,台灣一地並沒有提升『禮物關係』(Gift Relationship)的概念內涵,亦即,固守的還是有去來有回的之對稱性與官能刺激性的互惠交換,至於,不求回報之非對稱性的贈與行徑,其所被企求的又豈止是表現的錢財捐輸,而是某種協力的集結氛圍,藉以追索 一種『責任-信任-認同-共好-回饋』的善行境教!

總之,從巴菲特到更多的「巴菲特們」,那麼,公民社會尚未成熟的台灣一地,亟待需要的是一種從個別行善以昇華為制度善行的創造性轉化工程,就此而言,關注點也就不在於施與受的金額多寡,而是一項互為主體性的成長意義,有無產生實質改變的引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