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則關懷獨居老人的新聞報導,背後所引爆的卻是社工的角色功能,究竟要被放到多大、多廣、多深與多久的延伸性思考。

話說:通報顯示有一名獨居長者有疑似久未送餐餵食而有恐有公部門消極以對之虞,對此,消防單位的防護員直指社政體系的行政怠惰,雖然,社政主管機關已於第一時間內釐清該起事件的發展始末及已盡的策進努力,但是,任何風吹草動的生活需求與風險事故,總是讓社工人員必須去面對排山倒海乃甚至於是萬箭穿心的身心戕害,如此一來,不僅讓社工社群或人群服務典範之於專業自我、社會認可與服務效能,產生某種的失調或斷裂,甚至於是將社工予以更進一步的社會烙印與人身標記,而無助益於相迎社會變遷需求所亟待被建置之照顧管理機制運用的基本提問?對此,相與衍生的議題論述,便有它對應發想的必要,這是因為:

首先,暫且不去探究該起獨老事件背後所隱含的長者自身、關係生態、家庭支持以及法定責任而來的諸多拉扯,顯現於第一時間與原始景象的卻是聳動不已之骨瘦如材、滴水未進以及身裹紙尿褲的悲憫畫面,如此一來,情緒對立與對決而來的言詞或行動表述,自然無法還原該起事件的可歸責性,誠然,面對著面對冰凍三尺所招致產生的滾動影響,任何一線的團隊成員,理應是要就其權責分工的專業派任,藉以完備應有的相關作為,而即使是獨老居家無縫接軌的整合性服務,還是有待確認,但是,基於水平分工與垂直整合的網絡成員體系以及跨域協調與系列服務的照顧管理機制,那麼,無論是防護員的個人我執偏見以及社政單位的自衛回應,皆因急於設置所謂的停損點,以至於忽略了中長期夥伴關係的有效建構與穩健運作的基本提問?准此,在這裡的思辨所在就不單單只是聚焦於兩造彼此的各自攻防,而是關涉到問題處遇及其資訊對稱的協調統合機制,是否已然成熟,特別是從主管機構到各目的事業主管機構之間的和合協力?

其次,相與延伸出來的會是關乎到社工一職的圖像勾勒,對此,從千夫所指社工的不是作為到感同身受社工的勇於承擔,其所衍生出來的是人群服務從業人員之於『工作』與『酬賞』之間的對應關係;連帶地,從「同工-同酬」到「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與「不同工-不同酬」等等的象限範疇,便有它進一步深究議論的必要,誠然,扣緊當前私有化的委託契約關係,這使得依約而行的權益保障,理當被彰顯的會是「同工-同酬」與「不同工-同酬」的可能拉扯,亦即,標舉固定價金的月付薪給,自然會忽視了包括專業知能、工作年資、案件類型、服務績效等等的影響變數,這使得徒以齊一薪資水準(flat-rate benefit)的相同保障,這不僅是欠缺激勵因素的人性結構設計,同時也讓該項相同薪資的假性平等,進一步徒增更多組織穩定運作與案主持續守候的干擾變數。冀此,在這裡的思忖點不在用以突顯社工薪資待遇的多寡落差,而是一套涵蓋工作環境、勞動條件、危險規避、專業培力、權力賦予、正確決策、專業分工、類推適用的機制設計,是否得以讓社工能夠安於本業,連帶而來更為棘手的難題反而是在於公部門與委外單位的「同工-不同酬」,以及工作責任不一但卻是固定薪給的「不同工-同酬」。

總之,相隨社工勞務付出與專業貢獻的建置化工程,這除了是造就社工職位的階層化效應外,根深蒂固的社會認知基模,其所投射出來卻是社工的角色功能不斷地被放大、擴大與誇大,就此而言,關注所在就已經不在於如同過往的低薪資、高案量與職場壓力,而是糾結充權、增權、還權與減權的命題思索,一言之蔽之,就是要如何找出社工的專業定位,而非只是一味盲目且無所適從地到處宣示所謂社工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