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The Gray Rhino)
「灰犀牛」一詞源自於Michele Wucker所著的一本書:<How to Recognize and Act on the Obvious Dangers We Ignore>,指的是危機就在妳、我的眼前,為何我們卻還是寧願選擇視而不見的方式?至於,對照於「灰犀牛」而來的相關概念,包括有:(一)「黑天鵝效應」(Black Swan Effect):指的是當妳、我傾向於假裝該起議題事件是極不可能會存在的,因此,一旦出現的話,就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影響;(二)「後真相」(Post Truth):人們通常會把情感和感覺放在首位,至於,證據、事實和真相淪則為次要的,也就是說,所出現的會是一種意見重於和優先於事實和立場,以用來決定是非的弔詭情形;以及(三)「莫非定律」(Murphy’s Law):任何一個事件,只要是具有大於零的機率,那麼,就可確定遲早它必會發生,只不過,人們經常還是會朝向自己所想到之不好的方向發展。
總之,舉凡從金融危機、氣候變遷、公共政策、科技創新到生活世界裡的大小問題等,都可能會因為灰犀牛抑或黑天鵝效應、後真相、莫非定律的認知基模、心靈結構與無知之幕,而帶來重大的事件後果或發展影響。
資料來源:廖月娟譯(2017)。<灰犀牛:危機就在眼前,為何我們選擇視而不
見?>。台北:天下出版社。
延伸概念:黑天鵝效應、後真相、莫非定律
(本則小百科係由王順民整理)
晴天消息
- 「心健司推前端預防、後端復元政策,提升台灣精神醫療整體效能」 2025-09-18
- 763條生命背後的啟示:人本交通政策需要更全面的變革轉化 2025-09-17
- 「關稅海嘯,無薪假半個月翻倍…製造業重災區」 2025-09-17
- 「4成青年有情緒困擾,盼鼓勵求助而非只找AI」 2025-09-17
- 「台中17歲少年31刀狠殺前女友,律師粗估『最短5年可出獄)」 2025-09-1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