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董氏基金會統計,全台灣的兒少有6成1的受訪者「超過一年以上」沒有跟想念者聯繫。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大人可以身作則,將聯繫化為「行動」。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陳質采也指出,環境的變遷需要家長或師長多關注,協助排解。

董事基金會執行副主任李麗婷指出,想念者包括,小時候的鄰居、玩伴,甚至以前的同學或轉學走的同學,還有不能經常見到面的親戚,例如祖父母、遠房的表兄弟姊妹等。

董氏基金會30日公布一份從今年2月起,針對國小5年級至國中3年級為對象的「全國兒少聯繫與情緒相關現況調查」。根據調查,有6成1的受訪者「超過一年以上」沒有跟想念者聯繫,理由以「環境因素(換班級、搬家)」最多,其次為「課業或個人因素」、「溝通的工具」、「個性」影響。

葉雅馨建議,將聯繫化為「行動」最重要的是,大人可以身作則,當想念或有想對孩子說的話時,可主動向孩子展現,且鼓勵孩子從節慶佳節的問候開始,無論心情好壞,都可和對方分享心情,這就是一種聯繫,不僅讓孩子學會主動聯繫他人,獲得快樂也會越多。

陳質采指出,「別輕忽孩子可能的失落」,尤其面對搬家、轉校或換班級時,大人往往以為孩子只要交到新朋友就好了,卻忽略這些環境的變遷對孩子的心理也是一種失落,需要家長或師長多關注,協助排解。

不同個性的孩子,在思念重要他人時的情緒反應也不同。調查顯示,經常主動聯繫別人的孩子當中,有38.1%感到快樂、13.6%感到幸福,9.4%不知道怎麼描述當時的感覺;被他人聯繫的兒少,則有55.3%的人感到開心。

不常甚至不曾主動聯繫他人的孩子當中,有29%感到快樂、3.7%感到幸福,但想起對方時感覺「不清楚」、「不知道」的比例高達30.4%,被他人聯繫時感到開心的比例也相對較低,為34.1%。(時事新聞來源:台灣醒報, 2017.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