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意差異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語意差異量表又稱語義分化量表,係由美國心理學家Charles Egerton Osgood(查爾斯‧埃傑頓‧奧斯古德)等人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態度測量技術,是一次性集中測量被測者所理解的某個單詞或概念含義的一種測量手段,針對這樣的詞或概念設計出一系列雙向形容詞量表,請受測者根據對於詞或概念的感受、理解,在量表上選定出相應的位置。
基本上,語意差異量表源自伴生感覺(synesthesia)的研究,所謂伴生感覺係指當我們某種感官受到刺激時,會得到另一種感官在接受刺激時所産生的感覺,例如:“音樂-顔色”的關聯(以音樂感覺顔色)、“音樂-心情-顔色”的關聯、“聽覺-心情”的關聯以及“顔色-形狀”的關聯等,對此,研究者發現到受試者在伴生感覺上有共通的傾向,比如:快節奏、激動的音樂與紅色、明亮的色彩有聯想,至於,慢節奏、憂鬱的音樂則是與顔色中的藍色、黑色有所關連,這同時也有沈重感覺的聯想。
Osgood等人爲進一步了解此一共通性是否同樣存在於語言文化中,讓 100 位受試者進行意義對立測驗,每個題目由兩對意義相反的形容詞組成,受試者需在第二對形容詞中圈選與第一對形容詞中大寫的字有關聯意義的詞,例如:“大- 小”或“軟-硬”,研究結果的發現則是與先前“音樂-心情”及“顔色-形狀”的伴生感覺研究,有著相同的關聯結果,除此之外,Osgood等人也發現在不同文化之間也有類似的伴生感覺傾向,例如:好的事物通常與上及明亮(白色)相關連,不好的事物則常與下及暗(黑色)相關連。綜合以上的發現,Osgood等人認爲人類在語言裏的隱喻以及“顔色-音樂”等的伴生感覺,可利用人類經驗中二維或是更多維度的平行向度來描述,而這些向度可利用在成對詞義相反的形容詞所構成之等距連續區間來加以定義。
由此發現,1957 年Osgood與G. J. Suci、P. H. Taunenbaum發展了語意差異法,語意差異法由被評估的事物或概念(concept)、量尺(scale)、受測者(subject)等三個要素構成,這其中第一個要素是選定被評估的對象,可爲具體或抽象的事物;第二個要素係由若干量尺組成,這些量尺是由成對的對立形容詞所構成的,量尺的選擇應該盡可能包括Osgood所謂的語義空間(semantic space)中的三個主要維度:
(一)評價(evaluation):泛指對某種事物的價值予以評定的歷程,如“好的-壞的”、“高雅的-低俗的”;
(二)力量(potency):指將來有機會學習或接受訓練時可能達到的程度,如“強的-弱的”、“堅硬的-柔軟的”;
(三)行動(activity):個體對於各種活動的參與性,如“積極的-消極的”、“活潑的-呆板的”。
Osgood發現:一旦某個人或物被置於這三個維度上,即使是有再多的評定,也無法增加對這個人的信息,同時在這三個維度中,評價是最重要的維度,一旦人們對他人在這個維度上定位,那麽,對這個人的其他知覺也基本落在同一地方,至於,評價的等級,爲了産生中性點(neutral point),一般常用的是五級和七級,中性點表示沒有該感覺意義,越往兩端表示該感覺意義強度越高,最後,第三個要素是受測者,也就是樣本,樣本數最少要 30 人,才能得到較穩定的資料。
資料來源:MBAlib、百度
延伸概念:語意差異分析法、問卷調查、態度量表
(本則小百科係由魏于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