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Hospice Care)
安寧療護的鼻祖Dame Cicely Saunders(桑德絲)出生於英國,1940年成為護士,熱愛照顧病人,因為個人的身體狀況,轉修社工學分,1947年成為社工,於照顧癌症病患時,引發思考「不知能否為癌症病人的疼痛做什麼?」,在一名醫師建議下,進入醫學院就讀,1958年成為醫師,於1958至1965年間,與同事研發減輕癌症病人痛苦的藥物,1963年開始籌建醫院,1967年在倫敦成立St. Christopher’s Hospice(聖克里斯多福依醫院),此醫院以醫療團隊合作的方式,陪伴癌末患者走完生命全程,並輔導家屬度過哀働期,桑德絲女士也於2005年7月14日在辭世於英國聖克里斯多福依醫院的安寧病房,享壽87歲。
對此,所謂安寧緩和醫療(Hospice palliative care)之目的乃是為了提升癌末病人的生活品質,藉此減輕或免除其生理、心理與靈性的諸多痛苦,安寧緩和醫療服務在台灣的運作模式有以下三種:(一)安寧病房:在醫療機構設置專屬病房提供緩和照顧;(二)安寧居家療護:病人在家居住,由安寧居家護理師到家服務,免除多次往返醫院及減輕照顧壓力;(三)安寧共同照護:由醫院的安寧照護團隊與原治療團隊共同照顧居住於非安寧病房且有安寧緩和照顧需求者,至於,共同照顧成員有專科醫師、護理師、心理師、社工師、靈性關懷師、志工等,而所提供的服務項目則是涵蓋有提供病患處置建議及藥物調整、提供舒適護理與衛教、協助病人與家屬了解病情並讓病人可以在意識清楚下決定自己病危時的醫療處置、協助家屬溝通以使家屬可以透過溝通平台坦言對於病人狀況的想法感受以及醫療期待、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e,簡稱為DNR)的簽署和後事準備、提供病人與家屬在心理社會靈性等需求上的關懷與照顧、協助社會資源尋求、協助家屬心理準備面對死亡並提供相關照護指導以及追蹤與關懷複雜性悲傷遺族以陪伴走過哀傷期。
資料來源:李佳諭、顏雅玲、王思雯、周繡玲。(2009)<安寧共同照護服務介紹--以某醫學中心為例>,護福季刊185期。
延伸概念:安寧緩和醫療、安寧共同照護、DNR
(本則小百科由陳怡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