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健全的養老法律體系及介護保險制度,引導不同類型的組織積極參與養老產業,目前養老服務提供的業者可概分為三類:1.機構型業者以開設附設養老院或附長照服務的高齡者住宅為主力業務,以Benesse、Unimat Soyokaze、Ship Healthcare、Uchiyama為代表;2.居家型業者以居家類服務或日間照顧為主力業務,以TSUKUI、Saint-Care HD、Care 21為代表;3.綜合性業者則是在同一據點提供多元化服務內容,讓使用者享受全面的服務項目,以日醫學館和Message等公司為代表。

近年來,因為介護保險報酬給付標準的改變以及照護人力聘僱困難,導致日本養老服務業者獲利能力下降。分析主要公司自2010-2015年的營業額及營業利益率(營業利益又稱事業利益,為營業毛利扣除管銷費用,是一個公司收益能力指標),發現大多數業者的營業額逐年上升但營業利益率逐年顯著下降;機構型業者整體平均營業利益率雖高於多數居家型業者,但營業利益率跌幅高於居家型業者;綜合性業者整體平均營業利益率反而是三類型業者中最低的,無獨有偶地,日本厚生勞動省老健局老人保健科 2014年出版調查報告亦指出複合式服務的毛利率是所有長照服務類型中最低的。

上述數字背後反映出幾個值得台灣借鏡的訊息:

第一,長照服務是非常勞力密集的產業,一旦人力成本上升便很容易侵蝕獲利,開設機構的重資產型模式過往常因為投入成本高、損平點門檻高而不被看好,若是選址佳能確保入住率過損平點或是利用其他商業模式(如REITs模式、以連鎖化經營分攤營運成本成本),反而可以在人力成本節節上升的時候,發揮抗利潤衰跌的效應,形成較好的邊際收益率(Contribution Margin Ratio,反映銷售收入增加所帶來的收益變化),例如Benesse便是一例。

第二,居家服務因為人力需要外出服務,反而更容易陷入人力短缺的窘境,很多業者目前積極發展智慧科技於照護服務,試圖減輕照護負擔,例如醫療機構與照護機構共用被照護者資訊、居家照護系統解決方案、智慧感測床墊照護系統等等,相對來看台灣,智慧照護應用方案的商品化腳步似乎仍十分牛步。

第三,日本介護保險在2015年時調高給付門檻,許多業者開始在2015年出現轉型或策略調整,例如同業之間的整併加劇、開發保險以外服務項目、強化專業照護服務(如增加要介護3以上的重度服務需求者、增加失智症照護),可見得強化經營體質、形成規模效益,不論放在哪個產業都是不變的真理。

對比台日長照產業可以看出,長照服務雖有迫切需求但也不易經營,業者要想能穩健經營三大關鍵在於擴大收入與事業規模的擴大、做好成本管理、建立合作生態系統以創造新型服務。另外,長期照顧很重要的價值是讓長者可以在地安老,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必須整合在地資源,地方政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日本的豊四季台社區利用社區營造計畫打造在地老化理想社區的做法,便很值得地方政府參考。(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1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