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導指出台中市政府補助65歲以上老人免繳健保費,將從明年(2017年)起縮小補助的對象,只補助低收、中低收的長者,如此一來,今年(2016年)所編列該筆高達新台幣12億元的經費預算,明年限縮後則是只須編列新台幣8,000萬元,所省下的錢將可投入像是長照或托老一條龍的方案項目。

基本上,該項改弦易轍的權變措施,相關的論述思辨是多重、深邃的,這是因為:首先,健保補助費用的調整幅度之大,不應該只是為了用來挹注長期照顧服務或是托老一條龍的方案項目,而是有無針對健保費用的補助,以進行所應該要有之需求評估、過程評估、結果評估等等的效益評估探究?換言之,倘若不是因為長照服務的政策導向或是托老一條龍的亮點行銷,那麼,健保費用是否依然還是繼續由台中市政府全部買單?而長照或托老一條龍的施行,又是否有其回應於生態環境、問題需求、資源盤點、處遇計畫、服務輸送和績效管理而來的通盤性考察,否則,作為墊背的代罪羔羊,恐將會是從目前的健保補助移轉到日後的長照或托老方案?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所要被突顯的乃是一套福國利民的公共政策與願景藍圖,究竟是建基於什麼樣理性評估和決策模式的運作機制上?

事實上,公務預算從補助健保費到開辦長照或托老一條龍方案,實乃有其異中求同和同中存異的不同層面考察,這是因為:一方面,全民健康保險的保費補助,主要是側重於公民資格的福利津貼思考,亦即,扣緊社會性促進原則以概括承受長者的保費負擔,只不過,該項『好康獲得免費福利』的津貼手段,終究會因為政策性福利所大開的善門,而出現了難以善後的財政危機,就此而言,論述的焦點就不全然只是聚焦在從排富到排貧、從排新到排舊抑或是從排少老到中老或老姥等等的排除條款設限,而是要去追索推動長者健保費用免費一事,這當中究竟是糾結那些人道關懷、政治考量、成本效益或是理性評估的綜融性思辨?再則,從雨露均霑的普及性福利(universal)以轉換成為實際使用者之選擇性質(selective)的福利服務,固然有其『服務溫暖妳我的心』之貼近性需求,但是,除了預算經費的增減外,從健保就醫到長照服務以迄於托老的一條龍,這當中拉扯出來的會是從老人族群與非老人族群之「對象間」,延伸到從健康老人族群到非健康老人族群之「對象內」;以及從疾病醫療到日間照顧之「項目間」,擴及從居家照顧、日間照顧到機構照顧之「項目內」,欠缺的盡是對於社會安全體系的整體性規劃!

總之,大幅刪減對於長者的健保費用補助,固然是有其回歸公平(equity)的基本提問,但是,訴求於所謂的長照服務或是托老一條龍,那麼,涵蓋需求、供給、媒合、輸送以及雲端管理的福利服務介面,台中市政府所要面臨到的各項挑戰,將不會亞於現金直接入袋或保費補助的民粹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