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從香檳伊利諾大學(UIUC)社工系畢業的黃小芬,因踏出校門近半年,卻一直找不到合適工作,最後到星巴克咖啡做小時工。據提供薪資訊息網站PayScale最新出爐的一份報告,像黃小芬一樣「學非所用」,只好受雇無法讓自己發揮所學的「低度就業」者(underemployed),高居全美勞工近半數。

PayScale網站針對受訪的96萬多名上班族調查,顯示將近半數的美國勞工,自認為「低度就業」,更有四分之三勞工表示,他們目前從事的工作,與當初校園所學專業完全無關;也有四分之一勞工指出,他們現在的工作是兼職,非常想找到全職工作。

據受訪的勞工大學主修專業科系分析,攻讀「體育教學」(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社會福利」(human services)、插畫(illustration)、司法犯罪(criminal justice)、計畫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等科系者,最常面臨「低度就業」問題。

另據芝加哥論壇報報導,5月全美勞工失業率跌到4.7%,不過,在「低度就業」分析中,更可窺見低失業率之餘,目前勞工就業市場問題全貌。

PayScale資料分析專家巴爾達洛(Kate Bardaro)表示,此報告顯示,仍有許多人還在尋找合適發揮能力的工作中掙扎,但在就業市場限制下,這些人最後不得不在目前從事的工種方面妥協。

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近日也發布有關「低度就業」的一份報告,指出剛步出校園的畢業生,「低就」情況最普遍,以2016年社會新鮮人為例,超過一半都無法找到與學校主修科目相關的工作,2015年遇到相同狀況的畢業生,比率只有41%。

PayScale調查還發現,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低就」,尤其女性對於「按時薪支付的服務性質工作」的接受度更高些。此外,學歷越高,越容易認為自己「低就」。

至於為何「低就」勞工增加?專家分析,與擁有大學學歷的人數逐年成長,中等程度技術工作機會越來越少應該是最主要原因。

「芝加哥未來技術」(Skills for Chicagolands Future)非營利求職組織執行長林區(Marie Lynch)說,在自認為「低就」的勞工中,35%覺得「非營利機構、組織」工作,是讓他們找到更好的全職或兼職工作的跳板。(時事新聞來源:世界日報,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