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司機老化、缺工問題難解,更加惡化第一線勞動環境。在台中開車超過20年的運將說,「反正我們開公車的,就是路上『最底層』」。在新竹開通學公車的司機說,「塞車害學生遲到,縣長就會收到投訴,壓力真的很大」。
新竹縣今年2月推出新公車路線,專為通勤學生開設,不過開學首日,就因為駕駛身體不適,又沒人可代班,導致班車開天窗。後來接手的客運公司戰戰兢兢,就怕又出狀況。
49歲、開車20年的陳姓司機說,開這條路線壓力很大,怕學生遲到,但塞車、下雨天路況不好,「司機比家長還更緊張」;他也怕肚子痛等突發狀況,早餐吃少一點,盡量少喝水,前一天晚餐也不能吃太多,以免找不到廁所。
同樣開「快九」的57歲蘇姓駕駛說,退伍後當大客車司機,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若害學生遲到,他們隔天就寫信給縣長投訴」。
「大家都被投訴過」。蘇姓駕駛說,有次經過菜市場,他下車幫長輩抬菜籃,遭乘客投訴擅離座位,「不幫忙婆婆媽媽會投訴,幫了忙還是有人投訴」,讓人很無奈。
「多數人寧可開貨車,也不開公車,因為貨物不會投訴。」新竹捷乘客運謝姓主管說,這行業壓力大工時長,社會對公車高期待卻低容忍,導致很少年輕人加入,年齡差距很大,像公司內只有2個人低於30歲,1個40歲,再來就跳到50歲以上了。
開台中公車的60歲洪姓司機,開公車24年原已退休,半年後公司缺人一直拜託才回來幫忙;很多人專門找公車麻煩,有次右轉被機車擋路,騎士下車摔安全帽,喊「你給我下來」、「我今天就針對你」,他報警提告,對方雖被判刑,但他餘悸猶存。
「公車司機是路上的最底層,乘客、行人、汽機車駕駛,都有千百種理由怪公車司機」。他說,「反正有領到錢就好,被投訴摸摸鼻子」,但年輕人未必能忍耐,因為工時長、壓力大而離開。
台北客運駕駛潘文生行駛52歲,開公車10年。他說,上班時間比較長,但待遇不錯,尤其今年調薪8千元,月薪從9萬5到11萬,但多數年輕人想要有自己的生活,就不想來開公車。
潘文生說,乘客投訴很多,每個月都遇到2、3次,像是乘客問問題,駕駛專心開車沒注意到,就會被投訴,雖然公司會調監視器釐清,但還是覺得很委屈。(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5.2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