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前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因應於當台灣一地少子女化與人口老化所構築而成的國安問題,再加上近十年來人才不斷的外移,這使得台灣正陷入四大的缺才危機,這其中包括人才逆差擴大、高出低進惡化、工作人口下滑以及人才赤字,如此一來,不僅會阻礙產業轉型與升級,更無法解決低薪困境,從而誘發出來更多棘手的發展性危機。

基本上,中興係以人才為本,因此,「人」之於人力與人才的質量兼備,宜是要進一步地關涉到『教-訓-考-用-推』及其包括育才、攬才、培才、晉才、留才之短中長期以及上中下游等等戰略與戰術的雙重進路,誠然,用於一時的人才競爭,自當是要有養兵千日的教育培力,就此而言,人才一詞的背後實則糾結的是包括人才供需的失衡、人才不足的量缺、人才競爭的弱質、人才逆差的擴大、人才外流的增加以及人才赤字加劇等等不同的概念內涵,連帶而來的關注所在,就不單單只是扣緊當下的燃眉之急,以思索快速簡易的解套措施,而是要如何嚴肅思辨教育培力之於人才制度性養成的整體布局,換言之,倘若當前的人才困境所造成對於社會進步的設限,那麼,該項戕害的權變對策,就不應該還是陷入於短線操作抑或是西方經驗的過度移植,而是需要一套創造性轉化的改造工程,特別是回應於世界接軌而來之人才主體性意義的基本提問,那麼,台灣人才的特質、特性與特色,要如何爭鋒與競足於人才市場當中?

事實上,上述包括人才逆差擴大、高出低進惡化、工作人口下滑以及嚴重的人才赤字等等變遷趨向,這早已經是一項預期之中的發展後果,畢竟,扣緊從『少生少死』的高齡少子女化、『晚進早退』的世代移轉負荷以及『高出低入』之國家競爭力怯弱等等的真實現況,癥結點還是要回歸到『不婚不生』的生育模式及其所帶來一連串的滾動效應,就此而言,從人到人才的發展性關係,理當是有其從個體到集體與整體、從生育到家庭與社會以及從教育到經發與其它等等的綜融性考察,這是因為四大的缺才危機所招致產生的各項衝擊影響,涵蓋有教育不安全、就業不安全、經濟不安全與健康不安全而來的「不全」、「不安」與「不安全」,而此一需求(need)未能立即滿足和風險(risk)無法有效規避的安全機制設計,將會帶來難以想像的社會殺傷力,遠地不說,僅以貧窮為例,關乎到貧窮的歷程、樣態、類型與後續影響,已經顯現在從在職期間可支配所得之「工作貧窮」到開學之際繳納學費等特定時間的「通過性貧窮」,進一步地延伸到無所不在的「生活性貧窮」,以迄於到退休之後之於所的替代水準的「年金貧窮」。

總之,人才赤字與人才盈餘的一線之隔,點明出來一項長遠布局且高山遠矚的人才發展政策,這會是從國家機器到尋常百姓都要嚴肅以對的公共課題,特別是包括社會投資到自我投資而來的相關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