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習得無助感指的是一個人經歷了失敗和挫折之後,在面對問題時所產生之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或行為,習得性無助一詞乃是美國心理學家Martin E.P. Seligman在研究動物時所提出來的,他用狗作了一項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之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對此,心理學家隨後也證明了這種現象同樣會出現在人類身上,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覺察到自己的行為不可能達到特定的目標,或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時,就會產生一種無能為力或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具體的表現包括有認知缺失、動機水平下降、情緒不適應等心理現象。總之,當一個人將不可控制的消極事件或失敗結果歸因於自身的智力、能力時,那麼,一種散漫、無助與抑鬱的狀態就會出現,自我評價就會降低,而動機也會減弱到最低水平,無助感油然而生。
參考來源:MBA智庫百科
衍生概念:壓力、自我控制、自我評價
(本則小百科係由陳佳琳整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