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我應驗預言又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期望理論或自證預言,指的是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通常是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其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一個情境的結果或一個人或團體的行為表現,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真的實現,例如:將某人視為罪犯,並且以對待罪犯的態度看待他時,這個人就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產生犯罪的行為(以迎合他人的期望),對個人而言,你原本預期的是什麼,結果就會受到你的預期影響而成真,自證預言就是用以點出我們總會在不經意當中,使我們自己的預言成為真實。事實上,信念和行為之間的正反饋被認為是自我應驗預言成真的主要原因,例如在教學中,讓老師深信所教的學生擁有高智商,導致老師不知不覺中給了這些所謂高智商學生更多的感情投入,在課堂上給這些學生更多的學習反饋和表現的機會,並且給與更多的學習資料,以讓學生研究艱深的學習內容等,令人驚豔的結果是那些被老師認為高智商的學生(實際上跟其餘學生的智商一樣)在未來的學習成績上也確實是突飛猛進。

來源出處:維基百科
延伸概念:馬龍效應、自證預言、霍桑效應
(本則小百科係由張瑀綸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