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指出台灣勞工陣線於日昨發表所謂的「公平經濟新藍圖2016年勞動政策白皮書」,藉此突顯出來當前台灣社會的勞工正陷於窮忙、窮累、窮苦的『三窮困境』,同時也建議政府加薪救經濟,並且要求企業以累進方式計算加班費,且朝著不加薪就加稅的改革方向前進。

基本上,標舉『三窮困境』的客觀現象,背後所牽連到就不單單只是勞資之間的拉扯關係,而是要回到分配正義之於租稅手段、社會移轉抑或是所得重分配而來的綜融性考察,也就是說,倘若無法拉高觀照視野,那麼,相關變革措施的建言,終究還是會淪落為各自本位的狹隘思考,而無助益於議題現象的通盤性紓困,特別是關乎到『三窮困境』所應該實有的命題思辨,這其中包括有:首先是風險危機意識及其控管機制,亦即,勞工的窮忙、窮累與窮苦之於資方的微利、薄利與少利,那麼,要如何針對從個人風險、家庭風險、企業風險、社會風險到國家風險,以謀求多方共利的合贏結局,就此而言,針對勞方的『三窮困境』與資方的『三利處境』,除卻各自的解套對策和配套措施外,要如何找出兩造之間的衡平關係,這會是用以檢視『三窮困境』的切入所在:連帶地,扣緊勞方之於資方及其背後的結構環境和生存誘因,那麼,任何大破與大立的變革,更要有預期與非預期性衝擊影響的並進思考,畢竟,諸如加薪救經濟、不加薪就加稅、最低工資法制化、提高加班費、徵課資本利得稅等等的權變措施,不應該只是彼此對治的二分選項,而是其所糾結的拉扯牽動,也要有不同產業範疇、勞動環境和利害糾葛的分殊考量!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白皮書裡所提及到針對公司累積資金超過一定資本額時,除了現行未分配餘額課稅10%之外,也須再加徵10%的公共照顧捐,藉此收入以作為托嬰、長照等指定用途的資金來源,對此,該項構思的發想,顯然是在雁行的租稅手段之餘,另闢蹊徑的藉由捐徵的管道,以履行所謂企業協助公共服務照顧的社會責任,然而,更為深層的內在義理,這也是深究之所在,換言之,在這裡所進一步引發出來的延伸性思考,乃是用以直指企業或雇主在逕行公司與私人利得的市場經濟之際,相與關聯之各項外部性的成本代價,又有無比例原則地回到雇主端所應該要償付的企業責任,就此而言,包括托嬰、長照等等偏屬於員工私領域的人身需求,因為被歸屬於家戶之內的勞務付出,以至於照顧之責的女性化、無酬化以及邊緣排擠化,變相成為了資方的權控手段之一,連帶而來的更是顯現出來國家機器在這方面消極不作為的推諉卸責!准此,要如何建基在生命共同體的連帶基礎上,以思忖個人、企業、社會或是國家所應該體現的當責與誠信!

總之,「公平經濟新藍圖2016年勞動政策白皮書」的提列,無論是當下的工作貧窮抑或是未來的年金貧窮,皆已是某種冰凍三尺的滾動影響,就此而言,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革命作為,就更是需要分階分段的變革謀略,特別是勞、資、政及其公民社會而來的和合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