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因應於明年(2016年)總統大選腳步的逐漸逼近,這使得各組候選人及其所屬政黨,也要慢慢地端上所謂的治國方針大菜,這其中自然包括人口海嘯現象而來的長期照顧藍圖。

對此,民主進步黨提出『長照2.0』的施政願景,相關的訴求主張包括有以不動產交易稅和遺贈稅等為主的長照財源、全力發展社區化的長照服務並用最快的速度把平價且普及的服務體系建構起來以及要打造一個『付得起、用得上、溫馨而人性』的長照服務體系;連帶地,諸如預算編列不足、照顧人力不足、鄉村資源不足以及社區服務不足,這也是關照於目前到可見未來之長照服務運作困境的四不足面向,對此,從政見到政事以及從想像到具象,那麼,關於長照政策四不足的延伸性討論,還是值得加以深究。

首先,推出所謂『長照2.0』的施政願景,倘若是要對照於當下的『長照1.0』,那麼,更需要針對長照政策的四不足,以提出包括法令規章、制度規劃、服務設計與績效管理等等的配套措施,以此關之,『長照2.0』就不單單只是未來中央行政權的一廂情願,而是要有回應於長期照顧議題而來的統整性作為,冀此,無論是已三讀立法之長期照顧服務法的立法限制抑或是目前長照服務輸送的運作困境,除了理念原則的方向勾勒外,也要有可行性之於不可行性以及預期性之於非預期性衝擊影響的必要性說明;連帶地,因應於瞬息萬變的人口海嘯趨向,又要如何從『長照2.0』以進展到『長照3.0』或是『長照4.0』的百年大計,至少,要有為期一人、二任與8年或二人、四任和16年的發展格局?

其次,落實在工具層次的運作範疇,那麼,四不足的長期政策,就不僅止於預算編列不足、照顧人力不足、鄉村資源不足與社區服務不足的既存現象,而是相與對應的解套和配套,是否有整全多層和通盤綜融的觀照視野,特別是四不足的長照風險管理機制,已然納入評估、監督與改善的機制設計裡,遠地不說,先不去論及新台幣300多億元的長照財務規模是否足夠,單就設定以不動產交易稅和遺贈稅等項目為其固定的長照財源,就其財務稅收本身的穩定性來說,還是有它商榷議論之處,而不必遑論到稅收制之於保險制,這當中所可能拉扯的權利義務關係,特別是關涉到在地化、普及化、平價化、可近化以及人性化的長照服務體系,而此一民粹式的選舉語言,更是要嚴肅告訴選民:打了折扣、有所遲滯或是失信跳票的政治責任與民主責信!?

總之,向選民交代,其所圖謀的就不應該只是華麗文藻所堆積出來的海市蜃樓,從而忽略了包括養兒安老、文化觀念、家庭組成、社會結構、經濟景氣、選舉競價等等攸關到長期照顧之上層結構與下層結構的整體性規劃,對此,由下而上的公民自覺以及中介把關的公民社會,突顯的是『長照2.0』不單單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政黨的歷史定位,而是全體住民要如何拿用春秋之筆以寫下福國利民的百年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