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社團法人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簡稱台少盟)發起所謂的「轉大人指標大調查」,扣緊包括經濟能力、社會認定、外在行為、心態轉變以及情感關係等五面向以設計出共40個指標,以針對3,545位各年齡層的民眾投票,來選出最適合做為『轉大人』的觀測指標。

基本上,該項轉大人指標的民意調查,主要係以分屬於各個年齡層的民眾為其受訪的對象,也就是說,跨越青少年人口族群的本位思考,這使得該項的調查發現,自 然是隱含著諸多值得深究的發想課題,比如將像是「第一次行使投票權」、「有能力照顧自己」、「為自己做的決定負責」、「學習面對多元意見」及「給人無與倫 比的安全感」等,列為認定最能夠代表青少年蛻變『轉大人』的重要指標,這自然是兼具主觀、客觀以及外在或內部等等的觀照反思,對此,在社會認定面向部份, 有近5成的受訪民眾認為第一次行使投票權是可視為『轉大人』的重要指標,但是,滿18歲的當天以及第一次繳稅,也是被列為前三名的觀測指標,以此觀之,從 社會認定而來的關懷旨趣,乃是在於突顯作為公民一份子所應該要履行的社會責任,這其中包括有從消極18歲的生理年齡到積極的選舉權或繳費納稅;連帶地,要 如何從本我、自我出發以逐漸發展相迎於超我,所應該要具足的公民德行,這是用以檢視社會認定面向的重要內涵所在。

其次,在經濟能力與外在行為這兩項相對客觀的面向指標裡,前者係以「有能力照顧自己」為其冠軍指標,至於,後者的外在行為面向則是多以「為自己做的決定負 責」或「可以自主決定一件重大事件」來作為青少年族群『轉大人』的重要指標,顯然,無論是謀生條件的經濟能力還是自我負責的覺察能力,其所要被表述乃是青 少年之於成年大人的不同成長階段,在其角色扮演的轉換過程當中,是否也要同步去思考這當中的權利義務關係及其獨當一面所應該要漸次養成的應變能力,就此而 言,從生澀到成熟的『轉大人』過程,相與因應的教育涵養、社會資本、關係網絡抑或是培力充權,也直指國家機器在這部份的策進作為所

在,亦即,從被動地位、消極地位以增益成為積極地位和主動地位之公民養成的建置設計,也就是說,作為社會存有的青少年,『轉大人』一詞所蘊含的動態性、歷程性、發展性和脈絡性,是需要家庭、政府、中介團體相互協力以完成應有的發展任務與成長目標。

最後,在心態轉變以及情感關係面向部份,「學習面對多元意見」與「給人無與倫比的安全感」被認定為是『轉大人』的重要指標,這多少傳達了尊重、多元與包 容、差異的公民素養,乃是『轉大人』蛻變工程所要兼具的概念內含,對此,要如何從個人認同以延伸到身分認同、群體認同和社會認同的多重角色扮演,進而找出 個人行為和社會適應彼此之間的衡平關係,顯然,在這個層次上,『轉大人』一事的糾結的會是從本人、家人、友人到外人以及從家庭、學校、同儕到社會之無所不 在的繼續社會化學習。總之,「轉大人指標大調查」點明:『轉大人』不應該只是一種通過性儀式的形式象徵,而是一種整全多層的社會工程,一方面不分年齡的大 小,以直指公民素行的養成教育是否確切落實,至於,包括生理、心理、社會、認知以及性等等範疇的發展界面,也指陳出來「轉大人指標大調查」的賡續作為,這 才是問題考察的針砭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