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則再尋常不過的時事新聞,卻隱含頗多的延伸性思考。

根據台北市居住服務平台的統計顯示:2009年第一季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老宅,占比為38.4%,但是,到了今年(2015年)的第一季,老屋所占的 比例業已暴增到57.9%,並且持續逐步往6成大關邁進,於此同時,在12個行政區當中,屋齡老化最為嚴重的還是發展較早的萬華區,有超過7成的屋齡在 30年以上,不過,大安區則是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住宅數量最多的區域,對此,從各個行政區域別而來的發想議題,是有它進一步的探究空間,這是因為:

作 為最早開發的萬華區一地,老屋所占的比例最高,以及位處於市中心的大安區老屋的數量上則是略勝一籌,上述的發展景象,理應都是社會變遷的一項預料之中的發 展後果,只不過,相與衍生出來的衝擊影響和對應措施,則是有它分殊雷同的論述考察,對此,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已然超過50萬筆,而在過去的六年期 間更是增加有高達19萬筆,老化速度之快,可謂是相當驚人,換算下來的結果,則是平均每2間就有超過1間的房屋,屋齡是超過30年以上,就此而言,都市更 新的燃眉之急,早已是不在話下,也就是說,侷限於都更的緩慢步伐,這使得攸關到老屋住民的相關權益,是有它超乎個體家戶而來的集體意含,畢竟,意願與能力 問題所對應出來的結構性限制,點明出來:關乎到30年屋齡的衍生性問題,就不單單只是建物環境本身的設施或設備,而是一種友善的生活環境,要如何讓老屋裡 的住民特別是高齡長者,避免淪為無法上下移動而只能左右走動的螃蟹族。

以此觀之,30年屋齡的新陳代謝,就不當只是未來都更藍圖的願景勾勒,而是有它鑲箝於眼前的串聯性思考,一方面,當下的防災與公安問題,終舊還是一項揮之 不去的人身恐懼,至於,回應到日常採購、生病就醫等等基本的生活需求,那麼,關乎到社會参與和健康促進的活躍老化對策,上述『行不易』的結構環境,

突 顯出來的是:對於這樣一群生理弱勢的資深公民,就其基本的權益保障或福利的增進,國家機器究竟要有多廣、多深、多長或多久的使力空間?畢竟,生理年齡的弱 勢條件,相對的持平心態或保守作為,點明了當流逝的時間,不在長者這一邊的同時,任何單一的生命事件,都有可能會引爆出來頗為不堪的生命境遇與生命歷程, 也就是說,從自然老化的生理年邁到不可抗拒的疾病事故,老舊的房屋,既是守護情感的依歸所在,也是從自我隔離到社會性排除的一道藩籬。冀此,在靜與動之 間,其所交錯出來的就不應該只是某種被迫等待和只得等待的荒謬遭遇?!

總之,關於台北市30年以上屋齡占一半以上的延伸性思考,要如何從「老窩」以擴及到「老身」、「老友」抑或是「老為」(Productive Ageing)的整體性考量,那麼,從個體的老化到房屋的老化,就不應該淪為枝微末節式的片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