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根據資料統計指出:由於國內因收出養資源的不足,導致有些的孩子必須出養到國外,這也使得台灣有了「孩子輸出國」之名,並且名列全球第六大的出養國,就此而言,關於台灣囝仔出養到國外以成為全球第六多的客觀事實,是有它相與對應的兒少福利思考。

表:台灣社會寄養家庭數量一覽表

年度別 寄養家庭數
2004年 1,001
2005年 1,118
2006年 1,245
2007年 1,226
2008年 1,271
2009年 1,172
2010年 1,260
2011年 1,263

資料來源:兒童局全球網站。(簡索日期2012.07.08)

  誠然,關乎到家庭 型態的完整性以及家庭成員的安全性,一直都是華人社會所固著的文化價值觀,因此,對於台灣成為全球第六多之孩子輸出國的論述探究,一方面除了點出國內現存 出養之需求端以及收養之供給端,這兩者之間的供需落差外,何以需要被出養的兒少不斷的增加,這更是問題關鍵之所在,畢竟,在突顯原生家庭、親生父母、和諧 婚姻、美滿生活以及安全堡壘的同時,非得必要抑或不是十分迫切的話,啟動出收養的機制運作,不盡然是官方政府或社福單位首要考量的解決方案,就此而言,宜 針對不同的出養理由,以進行包括家庭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資源盤點而來的收養處遇計劃;連帶地,包括家庭支持方案、家庭維繫方案、家庭重整方案或是 家庭替代方案,也是要有不同層級、階段與時程的應變對策。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指涉出來的是:環視家庭會傷人以及天下會有不是父母的真實現況,因此,出 養兒少背後的父母家庭失靈及其問題需求的必要解套,這才是正本溯源之道,以此觀之,要如何規劃出預防性、團隊性、多層性、深度性和持續性的照顧家庭服務藍 圖,的確是要有戰略層次的觀照視野。

  至於,落實在戰術 層次裡,那麼,一方面,從出養、試養、收養、正式領養到終止收養的退養,指陳出來的是:收養就不單單只是作為出養的一項權宜應變措施,畢竟,這當中所潛存 的情境性、歷程性、演變性和後果性,點明了要如何推動關心一陣子與照顧一輩子的後續追蹤,所謂陪伴機制的建置妥當、良善運作,這也是關注的面向之一;至 於,因應兒少的年紀、性別或是生理條件而來的即時出收養、在地出收養以及分開出收養,關鍵之處還是在於啟動出收養的時機點,以此觀之,擺盪在原生家庭、親 屬家庭、寄養家庭、機構家庭、領養家庭以及國內家庭和外國家庭之間的衡平關係,要如何有其該有的分寸拿捏,這亦直接挑戰甚或是顛覆我們對於家庭原有的道德 性想像和文化性投射,這是因為:相應於社會變遷而來的人性百態,牽涉到所謂的出養一事,究竟是父母守護子女的意願問題、照顧子女的能力問題還是諸多不可抗 拒的結構性限制問題?究竟是婚、生、教、養、衛的那一個環結,出現了問題?最後,突顯捍衛兒少人身安全的普世人權(human right),又要如何應答父母家庭所應該要責付的個人責任(personal responsibility)?

  總之,哀矜勿喜的 看待台灣名列全球第六大的出養國一事,畢竟,將這一群台灣之子逕送他國出養,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女嬰、幼娃的性別考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病寶寶、毒寶寶、愛 滋寶寶抑或是罕見病寶寶的誘因顧慮,不過,無論如何,當前所進行國內的收養運動,的確有它文明化的進步意義,只是,攸關到觀念教育、家庭政策、典章制度、 整合機制以及服務網絡等等的建置工程,這也是同樣不可偏廢的議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