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永子」是圍棋子的暱稱,永子產自於雲南保山,保山古稱永昌,明代永昌人李德章以當地的南紅瑪瑙、黃龍玉和翡翠等天然礦石為原料,精確配比後高溫熔化,以手工滴製成圍棋子,創制出所謂『一滴成棋』的永子。
永子係以質堅色潤,細膩如玉,觸子心舒,冬暖夏涼著稱,「一黑一白,陰陽交錯;一起一落,風雲變幻」的方寸之間,見證了眾多棋壇高手對決的巔峰時刻,尤其是執於手間,凸而不顯,身扁而不覺其薄,輕落枰上,聲鏗而不脆,既提醒對手,又不擾思緒。當弈者舉棋不定時,指尖的溫度仿佛能夠賦予永子生命,在靜默中指引方向。
『一滴成棋』的永子,映照出來何嘗不是「實在做事、做實在的事,以及把事情做實在」的人生哲理,特別是關乎到人群服務裡從順民語錄到晴天寓言的啟示與反思。
………………………………………………………………………………
在一片廣袤的森林裡,住著各式各樣的動物,他們分工合作,共同維繫著這片森林的繁榮,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森林的規模逐漸擴大,棲息於其中的動物數量也日益增多,這使得森林裡的資源分配和管理變得愈加複雜。於是,動物們決定成立一個「社工專業養成委員會」,以協助解決森林中的各種問題,以確保每隻動物都能安居樂業。
第一幕:順民語錄的啟示
在這片森林的中心,有一棵高聳入雲的智慧樹,而樹下住著一隻名叫「阿民」的老貓頭鷹,阿民以其深邃的智慧和溫暖的話語而聞名,他經常向年輕動物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見解。一次聚會中,阿民語重心長地說:“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連結,是彼此生命交織的光芒。”,這句話如同一滴甘露,灌溉了動物們的心靈,成為推動社工專業養成學分專班成立的精神基石。
第二幕:晴天與使命
「晴天」是一隻年輕而充滿熱情的小麋鹿,自幼便對於森林中的不平等現象感到憂心,他時常看到年老的大象無法自理生活,或者受傷的小狐狸無人照顧,晴天決定加入社工學分專班,成為一名專業社工,並且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改變森林的現狀,然而,晴天很快就發現到這條道路並不平坦。
第三幕:多元的聲音
在社工學分專班中,晴天遇到了來自不同背景的夥伴,有精通規劃的刺蝟、善於傾聽的松鼠,以及熱衷於行動的小熊志工,他們共同面對著森林中的各種挑戰,包括專業不足、資源不夠、分工不合作、政策推行困難,以及部分動物對於人群服務工作的誤解。
刺蝟曾提出:“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養成制度,讓每位社工都能具備專業知識和實務能力。”,然而,這樣的建議卻遭到部分夥伴的反對,他們認為過於繁瑣的訓練,可能會降低有心之士的參與熱情。
松鼠則是補充道:“我們不僅需要技術指導,還需要同理心和認知能力,社工不只是解決問題,更是要有陪伴動物們走過困境的心理素質。”,這些觀點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但也讓晴天對自己的職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四幕:寶可夢計畫
為了解決資源不足和動物需求多樣化的問題,晴天提出了一個創新的「寶可夢計畫」,他希望透過寓言故事的遊戲化方式,吸引更多的動物加入社工行列,例如,每完成一項志願服務,參與者便能獲得一枚「善意徽章」,集滿一定數量後,可以兌換森林中的特殊資源,如健康果實或學習機會。
這項計畫一開始遭遇了不少質疑。一隻年長的烏龜表示:“這些寓言故事的遊戲化方式設計,是否會讓人群服務工作流於表面形式?”,而一隻年輕的兔子則是興奮地說:“這樣的方式或許能吸引更多像我這樣的新世代參與!”
第五幕:批判與改進
隨著寶可夢計畫逐漸推行,晴天發現,一些參與者開始過於追求徽章數量,而忽略了服務本身的意義,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是否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偏離了社福工作的初衷?
「阿民」老貓頭鷹再次出現,它對晴天說:“創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回到初心,想想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是為了徽章,還是為了那些需要幫助的生命?”
晴天領悟到,需要在制度設計中加入更多的教育元素,幫助參與者理解服務背後的價值,於是他提議,在每次活動後舉辦分享會,讓參與者交流心得,並邀請受助者講述自己的故事。
經過多次調整和努力,「寶可夢計畫」終於找到了平衡點,不僅吸引了更多動物參與,也成功改善了森林中的許多問題,年邁的大象得到了悉心照顧,小狐狸也能在康復後重新奔跑在草原上。
在一次分享會上,一隻曾經受到幫助的小鳥說:“感謝晴天和大家,是你們讓我重新看見了生命的希望。”,晴天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明白了,這就是人群服務工作的真正意義。
這一則寓言告訴我們,在推動社會服務工作時,不僅是需要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更需要對人性的深刻理解與關懷,正如阿民教授所言:“學習是生命之間最美好的連結。”,除了政策制定、資源分配和實務操作外,我們需要透過學習以不斷反思初心,藉此確保每一項行動都能真正造福他人。
此外,寓言也提醒我們,在面對現代社會多重挑戰時,需要結合認知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批判社會學等多元視角來進行分析與解決,同時,我們應該鼓勵跨部門合作,進行包括產、官、學、研之間的協調,以共同打造更具共融性和永續性的社會服務模式。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隻小鹿,用自己的方式點亮他人的生命之光,在人間書寫屬於自己的晴天寓言。
請記住:『一滴成棋』之於黑白永子,映照出來又何嘗不是『一筆成書』之於莘莘學子的熔煉與淬鍊,就此而言,如何藉由學理學派的申論方式,或是故事寓言的易懂易學,以找到屬於自己適性的成長方式,從而將反應、學習、行為及其蛻變的底蘊涵養,成為投入人群服務工作的滋生養分,來讓每一滴努力,都能成為改變世界的一步棋。
最後,以七字箴言為其指引,據以勾勒「責任、夢想、光芒、連結、智慧、轉念、啟示」的七項精進目標。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中時電子報,2025.11.26:「一滴成棋!雲南『永子』揭祕:滴製 6 年起跳、細膩如玉震驚棋壇」)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