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少子女化衝擊高教版圖,近年來臺灣地區的高教市場邁入科系整併與裁撤期,以114學年度為例,全國大專校院共裁撤86個班別,不過,今年(2025年)依舊新成立60個班別,這其中大多又與人工智能、資通訊及醫療領域相關,就此而言,臺灣的高教體系正經歷「親產業、重科技」的結構性重塑,資源快速流向AI、半導體、資通訊、醫事等熱門產業,多少反映國家產業結構轉型和人才政策引導的預期性結果,只是,高教人才的專業養成,當有其運籌帷幄於決戰千里之外的超前布局,尤其是如何將所學轉化為實際能力,避免淪為學歷無用論之諷,甚或是模糊了教育的本質。
………………………………………………………………………………
在遙遠的北海,有一位年輕的勇士名叫「艾斯」,他聰明機智,擁有無窮的好奇心,總是渴望探索未知的領域。艾斯的村莊係以漁業為生,但近年來,因海洋資源枯竭,村民們的生活日漸困難,村長召集全村開會,決定派艾斯出海,尋找傳說中的「智慧巨鯨」——據說巨鯨它能賜予人類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艾斯帶著村民的期望,駕著小船出發了,他航行數日,終於在一片深藍色的海域遇見了智慧巨鯨,巨鯨全身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它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地說道:“年輕人,你來找我是為了什麼?”
艾斯恭敬地回答:“偉大的智慧巨鯨,我的村莊正面臨困境,我們需要您的智慧,來幫助我們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巨鯨微微點頭,說道:“我可以給你三個建議,但你必須用心傾聽,並且深思其意。”
第一個建議:資源分配與專注
巨鯨緩緩說:“如今你們的世界,資源正流向那些被認為最具價值的領域,就像海洋中的大魚總是搶奪最肥美的小魚,然而,小魚的消失會導致整個生態系統崩潰。你們人類的教育系統也是如此,過度將資源集中於某些熱門領域,例如人工智能與醫療,可能會讓其他重要但卻不是那麼顯眼的領域逐漸凋零。”
艾斯皺眉思索:“可是,如果我們不追求這些熱門領域,怎麼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呢?”
巨鯨回答:“追求進步固然重要,但忽視多樣性會讓你們失去平衡,就像海洋需要珊瑚、海草和魚類共同維持生態,你們的人類社會也需要人文、藝術與科學並存,才能真正繁榮。”
第二個建議:年輕人的未來
巨鯨繼續說:“我看到許多年輕人,懷抱著對未來的憧憬,但卻被低薪與競爭壓得喘不過氣,他們像迷失方向的小船,在風浪中漂泊。他們被告知,只要進入熱門產業,就能擁有光明的未來,但諸多的現實壓力,卻往往讓他們失望。”
艾斯點頭表示認同:“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也是這樣,他們努力學習,但最後卻發現工作環境不如預期。”
巨鯨嘆息道:“這是因為你們的社會過於重視短期利益,而忽略了長遠規劃,教育應該是為了培養全面的人才,而非只為了迎合某些產業需求,年輕人需要的不僅是技能,更是能夠支撐他們面對未來挑戰的勇氣和智慧。”
第三個建議:反思與行動
最後,巨鯨語重心長地說:“你們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與社會結構,當前台灣的大學新增60個班別,大多集中在人工智慧與醫療領域,這固然反映了產業轉型的需求,但也帶來了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傳統科系被裁撤,人文、哲學、藝術系所逐漸凋零,這乃是一種短視近利的行為啊!”,“教育曾經被認定是永恆的燈塔,但現在似乎連這盞燈都開始微弱了,這是一場無聲的危機!”,巨鯨慷慨激昂地說著。
艾斯問道:“偉大的巨鯨,那我們該怎麼改變呢?”
巨鯨回答:“首先,你們需要重新審視教育政策,確保資源能公平分配,而非一味追求熱門領域;其次,你們應該鼓勵跨領域合作,讓不同學科之間相互支撐,攜手共同發展;最後,你們必須傾聽年輕人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境,給予他們更多支持與機會。”
結局:回歸平衡
艾斯記下了巨鯨的建議,帶著這些智慧回到了村莊,他向村民們傳達了巨鯨的話語,並提議設立一個新的教育計劃,不僅教導年輕人實用技能,也注重人文素養與批判思維的培養,村民們開始重新分配資源,不再只追求眼前利益,而是著眼於長遠發展。
幾年後,艾斯的村莊成為了一個繁榮的社區,各種人才在此匯聚,共同創造了美好的未來,智慧巨鯨的啟示深深影響了他們,使得這片北海成為一個平衡與和諧共存的地方。
這個故事點評我們,在教育與社會發展中,不應該只追求短期利益或單一目標,而應注重多樣性與平衡,也就是說,致力於追求技術進步的同時,也應反思背後的文化與價值觀,同時,也可以借鑒西方諺語“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為未來預留更多可能性。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中時電子報,2025.11.17:「114學年大學新增60班別,聚焦AI、醫療」)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