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天氣較往年炎熱,蛇類活動旺盛,新北市動保處發現,今年至今已拾獲47條寵物蛇,其中8、9、10月拾獲量即佔半數以上,多達24隻疑似逃脫或遭棄養的寵物蛇,平均約4天就有1隻蛇被發現流落在外。動保處呼籲,飼主應檢查飼養設備是否穩固,兼具空氣流通,避免愛寵逃脫。
動保處指出,與往年相比,2023年為42隻、2024年為52隻,平均一個月3、4條寵物蛇,從公園、社區花圃到民宅內等地方都有出現。
動保處說明,這些蛇種包含玉米蛇、帝王奶蛇、球蟒、黑王蛇及紅尾蚺等,上述蛇種雖多數性情溫馴、無毒,但具備極強的鑽洞、攀爬與擠壓能力,只要飼養器具有適當的縫隙、蓋子未鎖牢或損壞,便有可能逃脫。一旦脫逃,寵物蛇容易暴露於車輛、犬貓或遭不熟悉蛇類民眾攻擊等危險環境,也可能闖入附近民宅引發恐慌。
動保處呼籲,飼主務必在保障空氣流通的前提下,使用堅固、密合甚至是具有鎖扣的飼養設備,並定期檢查器具是否有鬆動、破洞或空隙,避免蛇類逃脫。
台灣爬行類動物保育協會秘書長徐偉傑表示,寵物蛇壽命依種類各異,約10至20年,體型從約1至5米不等。飼養成本包含空間、餌料及醫療資源。若在未充分了解需求的情況下衝動購買,有可能因為成體體型過大、家人反對、飼養費用過高或醫療不便而無法繼續照顧。飼主切勿惡意棄養,若無法飼養,應主動尋求新任飼主接手。
為提高寵物逃逸後尋回的機率,動保處推動「非犬貓類寵物登記制度」,即日起至今年底止,前500名登記能獲得新北幣300點。
動保處表示,依動保法第5條第3項規定,飼主不得任意遺棄動物,可開罰3萬元至15萬元,另如疏縱寵物在外遊蕩,依同法第20條第1項最高可開罰1萬5千元。(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11.1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