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前情提要:
隨人口老化的加惡趨勢,孤獨死人數也相對地逐年攀升,這也讓臺灣地區的獨居長者人數推估約只有五萬人,而被強烈質疑,對此,主管機關衛福部編列有新台幣62億元,與內政部合作,預計自明年(2026年)起,二年內完成全台首次《獨居長者概況調查》,並依照顧需求分級,銜接問安、裝預警設備等服務,降低孤獨死案件,顯然,從隨機調查到全面普查、從圖像勾勒到服務檢視、從分類分級到異中求同的孤獨老死議題現象,如何守在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和因跨域整合制宜的服務輸送關鍵精髓,這也耗損大筆公帑與人才的該項普查,究竟是想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及其可能解決到什麼程度,並且又會衍生出來什麼樣的衝擊影響。

…………………………………………………………………………………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顆孤獨的星,名叫「老星」,它曾經是群星之中最是耀眼的一顆,為周圍的星體提供過無盡的光和熱,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它的光芒逐漸黯淡,老星不再與其他星體交流,它的軌道孤立於銀河系的邊緣,彷彿是被遺忘在無垠的黑暗之中,這顆星的故事,也正是人類社會中「孤獨老死」的投射和縮影。

第一幕:星河中的孤獨
銀河系本是一個繁忙複雜的星系社會,每顆星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有些星體逐漸脫離了群體,它們或因年老失去了能量,或因外力的干擾而被推向邊緣,「老星」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光芒雖然微弱,但仍然努力散發僅存的些微溫暖,只不過,其他的星體似乎對它的存在,採取聽而不聞和視而不見的漠視態度,它的聲音在宇宙中回蕩,卻是無人回應和理睬。

這樣的孤獨並非天生的,而是整個銀河系運行法則的預期後果,畢竟,隨著銀河系中的星群越來越密集,年輕的星體彼此爭奪有限的資源,而老星逐漸失去立足力量,銀河系的核心自然也不再關注這些邊緣的星體,它們只關心如何讓自己更亮、更強,如此一來,「老星」的孤獨,正是整個銀河系忽略邊緣星體的代價和結果。

第二幕:宇宙中的普查行動
某一天,一顆充滿智慧的「臺灣星球」決定改變銀河系的命運,它觀察到越來越多的老星在孤獨中熄滅,這種情況已經亮起紅燈,於是,「臺灣星球」召集了銀河系中的其他星球,提出了一項宏大的計劃——「孤獨老星普查行動」。

「臺灣星球」認為,每一顆老星都值得被關注,因此,編列了龐大的資源,準備在兩年內完成銀河系中所有孤獨老星的普查工作,「臺灣星球」派出了無數的小型探測器,穿梭於銀河系的每個角落,記錄每一顆孤獨老星的數量、位置、狀態和需求。

探測器發現,有些老星依然散發著微弱但堅定的光芒,它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支持和陪伴;有些老星則是已經接近熄滅,需要緊急救援;更有一些老星雖然光芒黯淡,但內心依然充滿希望。根據探測器的報告,「臺灣星球」將所有的孤獨老星區分為高、中、低三個危險級別,據以制定相應的關懷策略和行動計劃。

第三幕:宇宙中的保障網絡
「臺灣星球」提出了一個名為《社安網2.0》的行動計劃,希望可以建立一個覆蓋整個銀河系的保障網絡,這個服務輸送網絡包括有每日送餐、安裝警示設備、智慧手環等服務,其目的是要讓每一顆的孤獨老星,都能感受到來自銀河系核心的溫暖。

然而,「臺灣星球」也面臨到巨大的挑戰,即使握有充足資源,但執行計劃的人力,卻是嚴重不足,一些年輕的探測器拒絕加入,他們認為照顧老星是一項耗費時間和精力的吃力工作,至於,那些已經投入服務的探測器,也因長期工作而士氣低落,導致「臺灣星球」陷入了有錢沒人的執行困境。

第四幕:宇宙中的批判之聲
在銀河系的一個角落,「天星」這一顆智慧之星,發出批判之聲,說道:“「臺灣星球」雖然提出宏大的計劃,但它忽略了根本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老星會孤獨?為什麼銀河系會讓它們被遺忘?”

「天星」認為,銀河系需要的不僅僅是救援和保障,更需要反思自身的運行法則,「天星」進一步指出,銀河系過度追求年輕、強大的星體,進而忽略了那些曾經為銀河系做出貢獻的老星,這種偏頗的價值觀導致了老星的孤立和消亡,更是對於整個銀河系的穩定運作,構成很大的威脅。

「天星」建議,銀河系應該建立一個共融的友善社會,讓每一顆星都能找到自己的社會性位置。

至於,具體的做法,包括:
1.重新分配資源:將銀河系核心的資源更多地分配給邊緣地帶,幫助老星恢復活力。
2.促進代際交流:鼓勵年輕星體與孤獨老星互動,共同分享智慧和經驗。
3.建立長期支持系統:不僅僅是短期救援,更需要建立一個持續性的支持網絡,讓每一顆老星都能在宇宙中找到歸屬感。

第五幕:宇宙中的希望之光
在智慧之星「天星」的啟發下,「臺灣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計劃,它不再僅僅只是關注孤獨老死的統計數據,而是試圖改變銀河系的運行法則,「臺灣星」深信,只要每一顆星都能感受到來自銀河系核心的溫暖,它們就能重新燃起希望之光。

老星的故事提醒我們,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一個存在都應該被關注。在宇宙中,我們或許只是渺小的一顆塵埃,但只要彼此連結,我們就能成為璀璨的銀河。

望向宇宙深處的「臺灣星」,彷彿看見了原本黯淡無光的老星們,重新燃起了微弱但堅定的光芒,這些光芒似乎在訴說著:“謝謝您,我不再孤獨。”

後記:
這篇寓言以宇宙天空為基調,批判性地反思了超高齡社會中孤獨老死問題,透過「臺灣星」的具體行動,我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更為重要的則是深刻反思社會價值觀和運行模式,藉此喚起對於「孤獨」和「關懷」等老後議題的社會性重視,也期盼每一位公民都能夠成為那一道溫暖的光芒,以照亮身邊那些可能被疏忽或遺忘的社會邊緣人。

請記住:每一位長者都是社會的一部分,他們曾經付出過、貢獻過,他們值得被敬重與關愛,只有當我們學會珍視每一個生命,整個社會才會如同銀河般璀璨光亮。

(本文的撰寫構思取材聯合新聞網,2025.11.09:「70萬獨老明年起全面普查,衛福部砸62億元防孤獨死」)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