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7月行人路口事故死亡93人、受傷達4916人,為甩行人地獄陰霾,政府宣導停讓文化並加強執法力道,1至8月警方已舉發8.6萬件汽機車路口不停讓行人,較去年同期增逾2成,累計罰單金額超過2.8億元。交通部表示,觀察車輛行經路口停讓行人顯著改善;民團與基層員警喊話,不該只重視執法,應盡速從考訓及教育面向根本改善駕駛觀念。
今年1月至8月警察機關舉發道路交通違規約1096.6萬件,前三名為違規停車、超速及不依規定轉彎,其中違停與不依規定轉彎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14%與25%。再以車種分析,汽車占58%、機車占39%,汽車違規以違停與超速占大宗、機車則是違停和闖紅燈。
近年發生多起行人遭撞重大事故,政府強力宣導停讓文化,觀察1至8月警方舉發路口不停讓行人違規達8.6萬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5萬件,增幅逾21%,其中汽車不停讓占3.7萬件、機車有4.8萬件,分別也較去年同期增加30%與14%。
交通部2023年修法加重不停讓行人處罰,機車罰1200元,1年內2次以上罰6000元,汽車直接開罰6000元,記違規3點及應接受道安講習。試算1至8月不停讓罰單,若汽機車皆以1年1次計算,加總可能超過2.8億元。警政署報告指出,配合修法後強力執法,持續推動嚴懲重大交通違規、事故防制及交通執法政策宣導,並針對影響行人安全的違規常態性執法,維護行人交通安全。
第一線員警分享,行人經穿越道時,汽機車本就該減速,發現行人後,實務上以「間隔3條枕木紋」判定是否違規,且行人通過前方後,駕駛轉彎也須與行人間隔1條枕木紋,通常開單都是駕駛未與行人間隔3條,只要行人踩上穿越道,就代表有過馬路意圖,就算駕駛判斷不出對方是否要過,都得遵守間隔3條原則。
警方透露,過往有要求加強攔舉不停讓違規,如今以民眾檢舉居多,須附上影片與截圖原檔,估算目前民眾檢舉成功率超過8成。交通部說明,今年交通部與內政部皆將未停讓行人列為重點工作項目,因執法強度增加,違規取締件數就會增加,經交通部的宣導配合警政署的執法,近期觀察車輛行經路口時,停讓行人現象已有顯著改善,顯示行人通過路口安全性已有提升,今年1至7月行人路口事故死傷5009人,較去年同期減少6人。
另交通部6月底起也調高駕駛未停讓行人導致行人傷亡裁罰金額,輕傷自7200元提高至1.8萬元,重傷或死亡以最高3.6萬元處罰。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表示,不停讓行人具事故風險,建議交通部門與執法單位要合作綜合分析,不停讓舉發件數增加原因,究竟是執法強度提升還是長期宣導並未奏效,應先評估執法強度增加多少,舉發件數有無隨強度提升比例增加,若無,代表違規仍多,就須滾動式檢討,看是否要調整改善措施。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提到,細觀兒少交通事故,7成肇因主要還是駕駛人行為,第一名就是不停讓,從事故量對照,可預期舉發量增加,顯示培養駕駛停讓素養仍有差距,未來考照改革中有在駕訓與路考中新增停讓項目,應連動處理,光只有開罰,民眾觀念不會有所調整。
基層員警提到,除舉發汽機車不停讓,也會抓行人未依標誌標線穿越道路,但仍會著重車輛,他也質疑,並未看見政府「真的很大力」宣導停讓文化,教育有無到位?重點不該只看執法力度,駕駛本身的觀念提升,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11.0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