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國際局勢快速變化,行政院11日公布5700億元的韌性特別條例特別預算,其中教育部門編列200億元,並且著重於高等教育體系的永續發展,教育部指出,200億中將運用於「提升大專院校務經營」及「支持高教與產業合作培育人才」,其中65億用於減緩全台140餘所大專院校經營壓力,保障其114至116學年間不需調漲學雜費,進一步減輕每年約91萬名學生的家庭負擔。
教育部指出,「提升大專院校務經營」的100億,又可分為大專校院精進校務經營補助計畫65億元,保障國立、私立大專院校3年內不調漲學雜費,且提撥至少5%補助經費,用於弱勢及受國際局勢影響學生之學雜費。
此外,私立兼任教師部分亦保障其鐘點費不低於公立學校,而國立大學附設醫院補助計畫35億元,則將補助購置智慧化醫療儀器與軟體系統。
「支持高教與產業合作培育人才」同樣投入100億元,80億元用於高等教育人才永續發展促進計畫,對象為國內重點研究型大學、研究型大學初聘教師等,20億元用於強化產業人才培育,將選定國內重點研究型大學,由政府及企業共同出資成立專戶,邀請業界實務人員共同開發課程等。
教育部強調,高等教育不僅是國家人才培育之搖籃,亦為社會創新與進步之重要引擎,值此國際局勢變遷之關鍵時刻,特別預算不僅可緩解當前高等教育體系所面臨之營運壓力與挑戰,更有助於減輕人民經濟負擔,協助企業升級轉型,進而提升國家整體韌性,並為我國未來產業發展與社會轉型奠定堅實根基。(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09.12)
留言